-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卷第4期材料研究与应用V01.4,No.42 0 1 0年1 2月MATERlALS RESEARCH AND APPI。1CATIONDec.2 0 1 0文章编号:1673—9981(2010)04—0368—04活性炭吸附技术对VOCs净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余倩,邓欣,李俊,李聪,余林,王运佳,沈丽斯(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 要:介绍了VOCs的概况,简述了各种治理方法,包括热破坏法、吸附法、吸收法、光催化降解法、冷 凝法和生物控制法.在此基础上,以活性炭吸附为重点,探究了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中图分类号:TQ426文献标识码:A挥发性有机废气(Volatile Organic Corn— 了研究工作C3-s].Kim等人研究了Pt,Pd的原子比 pounds,VOCs)是指空气中存在的,在室温下蒸汽 例对Pt—Pd/7一Al。0。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压大于70.91 Pa,沸点低于260℃的挥发性有机物 发现恰当的Pt—Pd原子比例可以促进Pt和Pd的协 质.包括烷烃、VOCs芳香烃、烯烃、醇类、醛类、酮 同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国内学者余风 类、卤代烃.VOCs具有毒性、致癌性危害人体健康, 江等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Ce-Zr复合氧 而且还能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是空气 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对苯燃烧的催化活性,结果表 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完全转化温度只有182℃.1VOCs的净化处理技术1.2吸附法吸附法具有效率高、净化彻底、易于推广实用、 目前,对VOCs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热破坏法、吸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目前最成熟的吸 附法、吸收法、光催化剂降解法、冷凝法和生物控制附系统是1977~1979年在日本开发成功的蜂窝轮 等方法.吸附.经过多年的改善,蜂窝状吸附轮的性能得到了1.1热破坏法不断的提高.Mitsuma Y等人提出的制造蜂窝轮新 热破坏法分为直接火焰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方法[6],能够使VOCs的去除率高达90%~95%.虽然直接火焰燃烧法对VOCs的去除率可达99%,吸附法处理废气的关键是吸附剂.常用的有活 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VOCs的浓度较低,通量较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另外,据张洪大,在没有辅助燃料时不足以燃烧,实用意义不大.林等人的研究,炉灰渣也可以作为吸附材料[7].由于 催化燃烧法适合处理量大、浓度低的有机废气.吸附剂容易失效,频繁更换所导致的高额费用是限催化燃烧能耗低、效率高,转化率在95%以上,不易制吸附法推广应用的瓶颈. 生成高温下的二次污染物如二嗯英、氮氧化物等[2]. 1.3 吸收法 催化燃烧的关键是研发起燃点低、催化活性高、稳定采用吸收法治理气态污染物在无机污染物治理 价廉的催化剂.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它展开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有机废气,由于其水溶收稿日期:2010~10—09*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251009001000003);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项目(留金欧2010—6050); 广州市科技项目(201021一E061)作者简介:余倩(1964一),女,湖南人,教授,博士.第4卷第4期余倩,等:活性炭吸附技术对VOCs净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369性一般不好,因而应用不太普遍.目前吸收有机气体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 的主要吸收剂是油类物质,但也有人另辟新径.日本 大,所以能与气体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进入毛细管 的上殊勇等人根据环糊精对有机卤化物亲合性极强 就很容易被吸附,起净化气体作用.活性炭吸附多 的特性,以环糊精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对含有机卤 为物理吸附,过程可逆.当吸附达到饱和后可用热空 化物的有机废气进行吸收.这种吸收剂具有无毒不 气或水蒸气脱附,实现活性炭的循环使用. 污染,捕集后解吸率高,可反复使用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被吸附分子的大小选择不 1.4光催化降解法 同孔径的活性炭.吸附过程常采用两个吸附器,当一个进行吸附时,另一个进行脱附,以保证吸附过程的1972年日本的Fujishima和Hondal发现Ti02单晶电极分解水,标志着纳米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新连续[1引.活性炭吸附法最适合处理浓度为(300~ 时代的开始.国外通常采用TiOz粉末作为光催化5000)X10叫的有机废气,但是也有一定的使用限制.部分含酮、醛、脂等高活性物质会与活性炭反应,剂降解苯系物.美国KSE公司开发出一种专利催化使得活性炭炭孔堵塞而无法使用.此外,活性炭容易吸附剂,通过光催化氧化处理VOCs.刘亚兰等人将饱和,导致吸附效率低,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