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吸音纤维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与吸音纤维材料

汽车与吸音纤维材料摘要:应用材料对整车进行声学封装,是提升汽车NVH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聚酯+聚丙烯(PET+PP)纤维作为一种特殊工艺成型的材料,已开始应用于整车的吸音处理。文中将聚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材料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压缩回复性与其他常用吸音材料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不同规格PET+PP材料的吸音特性。以及按不同的材料方案对某车型进行声学处理后,对车内怠速噪声和匀速噪声的改进效果。关键词:双组分纤维;理化性能;声学性能;车内噪声对车辆NVH性能的改进研究中,应用具有声学作用的材料(如吸音、隔音、减振、密封材料等)对整车进行声学处理,是降低车内振动和噪声,提升车辆NVH性能的重要手段。关于材料对车内噪声的改进作用,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为降低车内的中高频噪声,通常在车身相关部位使用吸音材料进行声学封装。常用的吸音类材料主要包括纤维类、发泡树脂类、聚氨酯类等。聚酯+聚丙烯(PET+PP)纤维作为一种特殊工艺成型的材料,目前已经逐渐作为整车吸音材料取代普通纤维类材料进行使用。它是将结构纤维和吹熔丝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通过无纺技术结合而成:结构纤维为人造短纤维,用于控制材料的厚度,平均纤维直径为25μm,成分是聚酯(PET);吹熔丝是采用吹熔技术成网,平均纤维直径为2μm,成分是聚丙烯(PP)。整体材料通过两种纤维组成的特殊分子结构达到吸音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聚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吸音材料的理化性能和声学性能,以及对车内噪声的改进作用。1材料性能1.1材料理化性能对PET+PP双组分纤维材料的热阻系数和耐久性进行了测试,并与普通纤维类材料进行对比,以研究此材料的性能水平。1.1.1热阻系数用热传导系数测试仪(RAPID—K)对PET+PP纤维材料和再生纤维材料分别进行了热阻系数的测试。试验样品规格:1.PET+PP纤维(面密度200 g/m2,厚度10ram);2.再生纤维(面密度400 g/m2,厚度lO ram)。两种纤维材料热阻系数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材料的热阻系数衡量了材料本身阻隔热量的能力,数值越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隔绝的能量就越多,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从图1中PET+PP纤维和再生纤维热阻系数的比较来看,PET+PP纤维的热阻系数较高,达到1.51,为再生纤维热阻系数的2倍。当这种材料在车辆中使用时,更利于对发动机、排气系统和车外环境产生热量的隔绝,对车内的保温效果要优于普通纤维类材料。1.1.2耐久性结合纤维类吸音材料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环境,材料本身的抗霉性、疏水性、抗压回复性是衡量材料耐久性的3个重要因素,如果材料本身易发霉、易吸水、抗压回复性差,将严重影响材料的耐久性。对于声学材料来说,发霉、吸水、压缩会破坏材料本身的物理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声学性能下降。通过测试分别考察了PET-4-PP纤维材料和其他纤维材料的抗霉性、疏水性和抗压回复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1)抗霉性为考察PET+PP纤维、再生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泡沫4种材料的抗霉性能,按ASTM G21所规定的方法对4种材料进行了抗霉试验。试验样品规格:1.PET+PP纤维;2.再生纤维;3.PET纤维;4.聚氨酯泡沫4种材料抗霉性的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除PET+PP纤维外,其他材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霉现象,PET+PP纤维材料的抗霉性能要优于其他材料。(2)疏水性按GM9146P标准规定的方法对PET+PP纤维和再生纤维两种材料的疏水性进行考察。取两种材料的质量均为10 g,在水中浸泡5 min后,定时称量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中曲线可以看出,PET+PP纤维材料在水中浸泡后的质量增长倍率小于再生纤维的质量增长倍率,由此可见前者的分子结构对水份的吸收能力更小。随着时问的增长,PET+PP纤维可以在20h后回复到自身吸水前的质量,而再生纤维的疏水性相对较差,20 h过后,材料的自重仍为原来的5倍左右。(3)压缩回复性对PET+PP纤维和聚氨酯泡沫两种材料受外力压缩后的回复性进行了考察。样品规格及试样条件如下:1PET+PP纤维;2聚氨酯泡沫试验机压头为圆盘型,可提供0.06 Pa的压强。试验时,在室温和65℃两组温度条件下将压头整体压在材料表面上,保持0.06 Pa的压力2 h,撤掉压力,将受压后的材料在室温下调节2小时后,进行材料厚度的測量通过两种材料压缩回复性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室温条件下,PET+PP纤维材料的压缩回复性要略好于聚氨酯泡沫材料;在65。C条件下,PET+PP纤维材料的压缩回复性与室温条件下的变化不大,而聚氨酯泡沫在65 oC条件下的压缩回复性与室温下差别很大,性能只有原来的50%左右。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乘员舱会受到Et光的照射,内部温度可能会在80。C甚至更高。材料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