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选择题
1.图文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你知道为开通下图中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吗 (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解析】选B。张骞通西域后,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2014·天津中考)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最早是在 (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传到欧洲。
3.“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解析】选D。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到欧洲的路线,D项叙述的是与朝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概念链接】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有的学者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料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地位。
4.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之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经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张骞出使西域后,往来的使者和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概念链接】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5.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来往
②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仅有考古出土的蜀郡制造的漆器不能证明中国与朝鲜的交往比日本早,也不能证明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只能说明汉朝与朝鲜有来往及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6.中日友好交往由来已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学_科_网]
①从西汉起,中日交往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②公元97年,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
③汉光武帝赠日本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④西汉时,日本列岛有30多个国家曾派使节来到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①③④叙述正确,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是在公元57年,故②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徽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历史上哪一著名的商路?
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B: ,两关C: ,D: 。
(2)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材料一图中的安息是现在的何处?
(3)评价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4)材料二中,“延熹九年”具体指哪一年?从历史的角度,谈谈你对“始乃一通焉”的认识。
(5)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第(1)(2)(4)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第(3)题,立足于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作用予以思考。第(5)题,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汉朝时的对外交往情况,可依此拟定合适的标题。
答案:(1)丝绸之路。[来源:Zxxk.Com]
A:长安,B: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地球.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地图.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第1课时 地球形状与气候 地球运动与气候.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湘教版)第1课时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习题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02.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学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3课 两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学案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课件01.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习题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习题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案02.doc
最近下载
- 《少年吸烟危害》课件.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100控制系统介绍.ppt VIP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Premiere Pro CC视频剪辑基础教程-全套PPT课件.pptx
- 浙大中控ECS-700系统概要.pdf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学教案课程设计.pdf VIP
- 满分优秀作文——《科技浪潮,筑梦未来》.docx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700控制站硬件使用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