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平面弯曲.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平面弯曲

第11章 平 面 弯 曲 11.1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11.2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11.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11.4 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的关系 11.5 弯曲正应力 11.6 弯曲剪应力 11.7 梁的强度计算 11.8 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 弯曲中心 11.9 梁的位移 刚度条件 11.10 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11.11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11.12 简单超静定梁及其解法 11.13 提高承载能力的一些措施 11.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一、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二、剪力图和弯矩图 以x为横坐标,以Q或M为纵坐标,分别绘制Q(x)和M(x)的图线。简称Q图、M图。 由此可确定粱上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值及其所在横截面的位置。 例2 如图(a)所示悬臂梁,在自由端受到集中力P作用,试列出该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弯矩图。 式(a)表明,梁各横截面上的剪力均相同,其值为 P, 所得到的剪力图是一条位于x轴上侧且平行与x轴的直线,如图(b)所示。 由式(b)可以知道弯矩为x的线性函数,因而弯矩图为一条 由图(b) (c)可见,在梁的各个横截面上,剪力都相同;在固定端截面处,弯矩为最大,且 例3 如图(a)所示简支梁,受均布载荷q的作用。 求剪力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例4 如图(a)所示简支梁,受集中力P的作用。求剪力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由平衡条件 和 求得 (2)求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例5 如图(a)所示简支梁,受集中力偶Me的作用。求剪力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11.4 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的关系 分布载荷集度q(x)是x的连续函数,并规定向上为正。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 将 式带入 式得 (5-4) 载荷集度以向上为正,x轴以向右指向为正,并且要求在讨论的区间内剪力Q(x)和弯矩M(x)都是x的连续函数,即在该区间既没有集中力也没有集中力偶。 实际上,集中力是分布在梁的一个微段 上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在这一微段上应该是连续变化的。 为简化起见.才将微段上的分布力看成集中力(即取 )。 至于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的突变也可进行类似的解释。 例6 利用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的关系,作如图(a)所示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校核。 解:(1)求支座反力 由 求出     (↑)         由        (↑) (2)作剪力图 AC段 DB段 CD段 (3)作弯矩图 AC段 11.5 弯曲正应力 一、纯弯曲的概念 二、纯弯曲正应力公式 1、纯弯曲实验 (1)横向线仍为直线,但转过了一个小角度 (2)纵向线变为曲线,但仍与横向线保持垂直 (3)位于凹边的纵向线缩短,凸边的纵向线伸长 (4)在梁宽方向,上部伸长、下部缩短 假设 (1)平面假设:梁的各个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并且仍然垂直于变形后的梁的轴线,只是绕横截面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