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师承临床带教模式的思考
高教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Vol.30 2012 No.20
中医师承临床带教模式的思考
张杰生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来分析,研究中医传承规律和传承模式,对探索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实现中医药人才的良性循环,教学模式应由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向“多带一”(多个导师带一名学员)、“一带多”(多个
学员跟一位导师)的教学方式转变。突破地域的限制,开展跨院、跨区域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吸纳不
同领域人才,利用信息数据技术,促进临床经验分析,广泛收集 、系统整理 、临床验证 、科学评价,实验研究,探索机理,进
一步明确名老中医学术观点、学术特长和学术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等优点。
关键词:中医师承;临床带教;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 (2012)20-0010-03
师承教育是中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特有教育模式,对中 教育形式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从师
医药的学习传承有重要的影响。师承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如能 承教育的本身来说,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传承学
培养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便于学 习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到手的。笔者体会,对名老中医一方一
习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能力、重 药,一法一技的学习可能并不困难,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知识背
视医德和文化学习等。但在师承教育过渡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过 后,对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方式,治学、为医之道,恐怕并不容
程中,忽视了学习传承的重要性,使其优点不能延续下去,而且 易掌握。哲学学者李泽厚先生说,世界上的知识可以分成有形
[1]
在注重实践和因材施教方面欠缺较为突出。 的知识和无形的知识两大类 。前者可以通过口授、文字传授,
现代的高等教育没有像师承教育那么重视临床。现代的中 后者则非经长期学习、思考、实践而不可得。对名老中医诊疗经
医本科教育基本上是照搬1910 年Abtaham Flexuer 提出的医学 验的学习传承也是如此,需要通过长期跟师学习,耳濡目染,潜
模式,仍是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认识而运用传统的“基础课(2 心体察,才能真正心领神会,有所感悟,这是师承教育的特点和
年)— 临床课(2 年)—实习(1 年)”3 段式教学进程。这种课程体 优势。再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来说,强调“因材施教”,突
[2]
系及其教学进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用说这种模式与 出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笔者认为,这
中医特点是否相符。 对具有传统科学特色的中医学来说尤其重要。如果能将传统师
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从私学到官学,是中医教育的一 承教育的方法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学教育体系之中,不仅
大变革和进步。它避免了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 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也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
“各自为政”和只继承一师之长的不足。作为学校教育,具有统 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的教材、既定的课程和规定的学制,师从专业面较宽,有利于 研究中医传承规律和传承模式,对探索中医药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