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治疗中风46例的临床体会
针药治疗中风46例的临床体会
[摘要] 中风症发作有轻有重,其症状有昏迷、失语、吞咽困难、运动和感觉障碍等不同的症状表现。针灸治疗中风症,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灵枢热病论篇说:“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1]。”这段经文是说明了偏瘫可用针刺治疗,并提出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根据以上情况,我在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半身不遂46例,其详细情况分列于下:
关键词:针灸; 半身不遂 ;犀角地黄汤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95-02
1 治疗原则
我在临床上根据古人“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即左半身不遂先针右侧,右半身不遂先针左侧,泻健侧,补患侧,留针10分钟,针刺以后再背部俞穴及四肢施以轻度循按,患者能立觉舒适,疗效亦满意。
2 主要穴位
主穴选取如下:合谷、曲池、肩髃、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然后根据不同的症状随症加减,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失语加哑门、风府、天突、小便不禁加气海等。
3 典型病例
例1 张某,男,42岁.
现病史:患者于一个月前,开始左半身麻木无力,手不能握物,于治疗前六、七天,突然发生左半身不遂,口眼涡斜,除平卧床上患侧下肢微能抬起外(抬高约离床面三寸),上肢活动完全障碍,前臂向内弯曲拘紧,五指内握,患侧温度较低,头昏耳鸣,患侧关节强直,脚跟上提,脚尖向下,说话时自觉口角漏气。
检查:右脉弦硬有力,左沉细无力,舌苔白厚微燥,左前臂较右侧细0.5公分。
诊断:1 半身不遂 2高血压
治疗:针刺百会、颊车、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谷,针治疗后患者立刻感到舒适,患侧下肢抬高约二尺多,上肢亦微能活动,在平卧时可以将前臂自动放在胸部,但动作极为缓慢。据患者自述,在诊治返家后,当夜上下肢即能全活动自如,但软而无力,到第二天即能扶杖活动,第七日已能行走二三百米,手亦能自动取物,唯力量甚差,针治第二次病已痊愈。
例1 刘某,女,55岁。
现病史:患者因家事忙,性情急躁,于七天前正在工作,突然感觉到周身不适,眼前一阵发黑,当即昏倒床上,不省人事,约经30分钟后醒来,醒后口眼向左侧偏斜,言语不清,右上肢完全瘫痪,右下肢在平卧时能抬高40cm,软而无力,方向不能自主,经人扶起,自己勉强能站立。
诊断:1 有半身不遂 2.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以针灸为主,配合汤药进行治疗。针灸五次以后,患侧上肢即能抬高平肩部,下肢已能活动伸缩,口眼基本已正。所取穴位为合谷、足三里、绝谷、百会、颊车、肩髃、曲池、阳陵泉、内关等。以合谷、三里为主,其他做作为配穴。汤药以犀角地黄汤[2]加减,即决明子、薄荷、双钩、生地、丹皮、赤芍、川牛膝、酸枣仁、杜仲、桑枝。
针刺十天后,即能扶持杖行走数十步,前后共针十五次,服药十剂,病即痊愈。
4临床体会
半身不遂为一种难治之病,根据我的临床观察,有一下体会,但是由于病例很少,和水平有限,体会的不一定全面和正确,仅提出作为参考:
4.1年纪轻、病程短、上下肢末梢微能自动者,治疗较易,愈后较好。
4.2 年龄虽大、病程短,神志清楚,上下肢稍能活动者,治之较易。
4.3上下肢瘫痪如泥,手足浮肿,或上下肢拘紧,上肢弯如弓,五指紧握,下肢强直,病程在一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始终进行治疗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完全无效。
4.4半身不遂合并失语,在三星期内语言仍不能恢复者,难治。
4.5在治疗期间,大多数下肢恢复较快,但踝关节以下较为困难,往往在患者能自动行走,而踝关节强直。
4.6最难恢复者为五指,往往其他部位均已痊愈,而患手仍不能用,绝大多数不易恢复。
4.7在治疗过程中30天内效果很快,以后则不显著,如在一个月内治疗效果不显著,以后则很难奏效。
总结
中风又名“卒中”、“厥症”、“偏枯”。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神识稍昧,口角喎斜等为主症。临床 按病位深浅及病情轻重,概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二类症状,作为辩证喝治疗依据。现代医学韶为是一种脑血管疾患: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其因多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不良后果而致。它是临床针灸常见的危机症候之一,如治疗适当,及时,常可转危为安沉疖立起,或延长其寿命。反之,刻病情加剧,甚死于顷刻。
我临床通过46例中风患者观察,其常伴有眩晕。通过针药疗法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疗治则体会,对中风疗效显著,后遗症少,副作用低,不受治疗条件限制。适于临床推广由于水平有限,望广大同道多提宝贵建议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1957:163~212.
[2] 许济群,王锦之.方剂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