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网络招聘业遭社交网络“抢食” 难觅VC身影
传统网络招聘业遭社交网络“抢食”难觅VC身影
在网络招聘的冲击下,纸媒招聘也许将很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网络招聘正面临着新的危机。
作为以纸媒招聘发家的前程无忧,目前也是国内最后一家较知名的保留纸媒招聘业务的企业,但其纸媒招聘严重萎缩。昨天,据前程无忧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纸媒招聘业务在公司营收比重中已经下降到一成左右,而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公司主业,占营收比重八成以上。
尽管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网络招聘方兴未艾,但在面临着社交网络招聘的冲击。招聘渠道的变革紧随着互联网的潮流。
互联网行业专家于明告诉记者,由于互联网的兴起,纸媒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而且招聘渠道精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的海投逐步演变成网络分类招聘,最终演变成社交圈内招聘,社交网站招聘的兴起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01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前程无忧三季度总营收达到了3.4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在线招聘服务的营收同比增长49.0%,达到人民币2.127亿元。
艾瑞咨询的数据也显示,三大传统招聘网站占据着70%以上的网络招聘市场。然而,光鲜的数据并不能掩盖传统网络招聘行业遇到的危机——投资者却步,社交网络招聘不断壮大,正影响着传统网络招聘的前景。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招聘网站三巨头里,只有前程无忧维持盈利状态。智联招聘与中华英才网都长期处于亏损。并且,近三年资本市场对传统网络招聘业反应冷淡,目前网络招聘行业内已难寻觅VC的身影。
招聘网站覆盖的人数正在出现递减趋势。据艾瑞咨询统计,在2010年,除了春节后的3月份出现了较大的环比增长,其他月份的环比增长均十分微小,有7个月的环比增长竟然是负值。
互联网研究学者王启胜认为,高额广告费是传统网络招聘的硬伤,加上招聘网站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不仅困扰着各大网络招聘网站负责人,也吓跑了投资者。
而另一方面,社交网络招聘则迎来了资本的春天。去年美国LinkedIn成功上市以及中国多家社交网站获得风投,带动了新一波社交网络招聘浪潮;微博、问答网站等新兴的互联网应用,也正在被整合进社交网络招聘之中,更是给社交网络招聘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国内社交招聘网站优士网CEO卢汉森告诉记者:“90%的CEO表示,在中国中高端人才的招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社交网站招聘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解决了这一难点。”
目前,美国知名社交招聘网站LinkedIn在中国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一百万。《2011/2012世界工作报告》显示,85%的中国受访雇主相信未来社交媒体将成为招揽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招聘会计师、商业、IT等上网非常活跃的专业人士时将发挥最大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收集简历—召集企业—收取佣金”的盈利模式,很难继续在招聘市场份额中有新的突破,甚至暗藏危机。全球最大的在线招聘服务商Monster上月宣布全球裁员400人,约占员工数7%。这给传统网络招聘也敲响了警钟。
三大招聘网站也意识到转变迫在眉睫。2011年3月,智联招聘和人人网合作的仿LinkedIn网站——经纬网上线;而在近期的改版中,前程无忧也推出了名为“机会敲门”的、有社交色彩的功能频道。
不过,王启胜也坦言,未来社交网站招聘将继续强大,蚕食掉一部分市场份额,但短期内不会成为主导力量,将作为其他专业人才网站的一个补充。能否利用这段时间,抢占社交网站招聘市场,或将成为三大传统招聘网站实现新的增长的重要机遇。
在網絡招聘的沖擊下,紙媒招聘也許將很快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但網絡招聘正面臨著新的危機。
作為以紙媒招聘發傢的前程無憂,目前也是國內最後一傢較知名的保留紙媒招聘業務的企業,但其紙媒招聘嚴重萎縮。昨天,據前程無憂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紙媒招聘業務在公司營收比重中已經下降到一成左右,而網絡招聘已經成為公司主業,占營收比重八成以上。
盡管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網絡招聘方興未艾,但在面臨著社交網絡招聘的沖擊。招聘渠道的變革緊隨著互聯網的潮流。
互聯網行業專傢於明告訴記者,由於互聯網的興起,紙媒的影響力逐步減弱,而且招聘渠道精準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往的海投逐步演變成網絡分類招聘,最終演變成社交圈內招聘,社交網站招聘的興起很好地說明瞭這一點。
2011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程無憂三季度總營收達到瞭3.4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在線招聘服務的營收同比增長49.0%,達到人民幣2.127億元。
艾瑞咨詢的數據也顯示,三大傳統招聘網站占據著70%以上的網絡招聘市場。然而,光鮮的數據並不能掩蓋傳統網絡招聘行業遇到的危機——投資者卻步,社交網絡招聘不斷壯大,正影響著傳統網絡招聘的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在國內招聘網站三巨頭裡,隻有前程無憂維持盈利狀態。智聯招聘與中華英才網都長期處於虧損。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