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现代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音乐的现代精神   歌》是作曲家阮昆申为中国音乐学院五十年校庆而作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作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作品首演于2014年5月13日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由关?忠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演奏。此后,该作品不仅参加了2015年的“上海之春”,由王甫建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音乐厅上演,而且还于2016年4月9日由叶聪指挥新加坡华乐团在海外上演。这部作品具有哪些特征?它的成功对于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而言具有何种启示?下面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民族音乐素材的现代诠释   阮昆申的音乐创作从未离开过我国的民族音乐,更离不开汇聚着26个民族的滇边音乐文化的浸润。自幼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耳熏目染,加之在云南省歌剧舞剧院工作的阮父对其精心训练,使得作曲家对云南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渗透进“骨子”里的切身感受,并体现在他日后的音乐创作中。然而,阮昆申的作品并不是原民歌的照搬,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一句原封不动的民歌音调,这些民间音乐元素早已融入到他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创作之中。   《打歌》的创作素材取自巍山彝族打歌的传统音调。打歌,又称踏歌,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唐朝诗人李白曾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诗句,说明踏歌在唐代已然盛极一时。据《辞源》所述:“踏歌,联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q??云南巍山彝族打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云南大理诗人周之列曾有讲述巍山打歌的诗作《打歌行》,而魏宝山文昌宫彝族“松下踏歌图”壁画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彝族打歌表演时往往有数十人或上百人围成一圈,由一人吹芦笙或笛子领舞,大家沿顺时针方向呈环形随音乐变换舞步。女子动作文雅,男子动作豪放,高潮时大家以假声高唱“罗哩罗哩罗”的衬词助兴。??r??打歌调是打歌时演唱的歌调,通常与芦笙、竹笛音乐构成特殊的音响效果,所演唱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歌颂山川大地、风花雪月到期盼丰收、祭祀酬神无所不包。   《打歌》取彝族打歌特性音“A、G、D”三个音为核心材料。这三个音经常在传统打歌的笛子、?J笙等伴奏乐器中循环出现。作曲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全曲纵向的和声结构和横向的线条展开,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地道的民族音乐风格,表现了当地民族的古朴与山野气息以及奔放、不拘的性格。   如谱例1所示,《打歌》主题以“A”音为中心,向下构成A―D的纯五度,倒影向上构成A―bE的减五度,中间加入二度音程形成全曲的主题构思,是作品形成横向线条及纵向和声的根基所在。以此为基础,作曲家又变化出减八度、小二度、减五度、纯五度、叠加和弦等素材,推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譬如在引子开始部分,由唢呐以齐奏方式奏出主题最基础的核心音程(见谱例2)。   紧接着(第11小节),主题材料向上移高纯四度,在D音上做主题材料的变形处理,进一步强调了主题的音程关系。引子在唢呐强有力地演奏中结束,如同一场对歌拉开了热烈的序幕(见谱例3)。   作品慢板部分的主题在弦乐声部展现,通过加入大二度的附加音,音乐呈现出委婉、抒情的格调,调性间的音程关系则按照三音核心材料“A、G、D”排列,整体与主题发展布局紧紧相扣。   第一次快板主题开始由弹拨乐和笙奏出,热情饱满,随之而来在笛子与弹拨乐之间交相辉映,主题音调以纯五、减五度核心音程在各个声部相互追逐。在此之后,中音笙、低音笙声部将主题的节奏扩大,与弦乐形成“紧打慢唱”的节奏律动。可以说中西音乐创作的各种技法在这个部分得以集中呈现,但二者又不是割裂的,而是根据表现的不同需要充分交织、融汇,将彝族打歌的传统意象以一种新的方式加以诠释。   另外,作品在唢呐华彩之后的一段快板同样可圈可点。主题核心音程在柳琴、琵琶、梆笛、高音笙等各个声部轮流出现、赋格写作手法的运用、多调性纵向的结构方式、弓弦乐声部通过节奏扩大形成的主题变形等多种技法融入其中,将音乐以极大的动力推向高潮。   该作品并没有过多的材料堆砌,纵向和声的特质性音程和非八度和声运用,更加突出了云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征。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s??这是鲁迅在对古今、中西文化进行深入比较权衡后所得出的理论总结。艺术创作的关键即在于如何把握旧与新、传统与现代间的关系。每一位成功的作曲家,必然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并立足当代甚至遥望未来。阮昆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打歌》与上述的成功尝试相统一,恰恰说明这是作曲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精神高度融合后倾注其中的结果。从作品的音乐素材、音高组织、旋律展开手法、音乐语言等多方面可以看到,作曲家对于现代作曲技术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受。   二、民族音乐结构思维的现代呈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