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活化木屑炭制备活性炭及工艺优化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Made of Sawdust Charcoal by CO2 Activ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2活化木屑炭制备活性炭及工艺优化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Made of Sawdust Charcoal by CO2 Activation
2013,32(4) CN53—1205/X
环境科学导刊http://hjkxdk.yies.org.cn
C02活化木屑炭制备活性炭及工艺优化
余峻峰1。俞志敏2J
3.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以炼制生物质油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炭为原料,CO:为活化气体,通过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
炭。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CO,流量对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运用
响应曲面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91h,活化气体流量
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并选择不同温度下制备活性炭进行N:吸附脱附等温线实验,得到
为3.76nm。
关键词:木屑炭;物理活化;活性炭;工艺
中图分类号:X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3)04—0001一05
生物质原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产量巨 品,正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课题。
大,可储存,碳循环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本文以木屑热裂解制备生物质油所产生的木屑
注…。利用生物质油替代常规能源,如石油等化 炭为原料,CO:为活化气体,制备生物质活性炭,
石燃料,不仅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分依 以为目前的生物质炭应用提供一个参考。
赖,而且能够减少由常规能源的使用过程中所造成 l实验部分
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1.1原料
在常规利用闪速热裂解方法制备生物质油的过 实验所用原料为木屑热裂解生物质炭,由安徽
程中,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固体废弃物、生物质 冬阳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其工业分析和部分元
炭[2一】。如何高效、合理地处理、处置这些副产 素分析见表l。
表I 木属炭的工业分析和部分元素分析 l%)
1.2试剂及仪器 1.3实验方法
试剂:CO:气体、亚甲基蓝、磷酸氢二钠、磷 1.3.1活性炭的制备
酸二氢钾和硝酸银,以上皆为分析纯试剂。 将木屑炭破碎,过80目筛,在105℃下烘
24h,以减少原料的湿度。将烘干后的样品称取适
仪器:真空管式炉。型号OTF一1200X,合肥
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型 量,放入石英舟内,并置于管式炉中,通人氮气作
号752一P。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比表面积及为保护气体,以10℃/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指
定温度,关闭氮气,通入一定流速的CO:气体,
孔径分析仪,型号NOWA一3000e,美国康塔公司。
并保持一定预留时间,停止加热后,通入氮气,冷
收稿日期:2013—02—28 却至室温取出,称取剩余质量,计算活性炭得率。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1010402088)、2013年度
将制备样品浸入适量去离子水中,加热至约80℃,
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13RC05)。
作者简介:余峻峰(1988一),男.硕士。 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
moL/L盐酸进行酸洗,至pH
通讯作者:俞志敏(1964一).男。浙江宁渡人,合肥学院生
呈中性时,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滤液中无氯
物与环境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万方数据
环境科学导刊http://hjkxdk.yies.org.cn第32卷第4期2013年8月
离子出现为止,干燥制得活性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e alternate-flow biological reactor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16S rDNA clone library.pdf
- 13种花卉植物受硫氧化物混合气体污染的伤害症状及其抗性表现 Pollution Symptoms of Sulfur Oxides Mixed Gas on 13 Species Ornamental Plants and Their Resisting Performance.pdf
- 1956~2005年鄱阳湖入出湖悬移质泥沙特征及其变化初析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into and out of Poyanghu Lake from 1956 to 2005.pdf
- 1961-2010年宁夏无霜期变化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frost-free days changes over Ningxia from 1961 to 2010.pdf
- 2005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综述 Summary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n 2005 in Qinghai Province.pdf
- 2007-2011年武汉市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in Wuhan from 2007 to 20 1 1.pdf
- 2007~2008年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Influences of water diversion from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on water quality of Taihu Lake between 2007 and 2008.pdf
- 2008年新颁布和修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浅析.pdf
- 2010世界发展报告(下) 201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pdf
- 2011年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Fuxian Lake in the Autumn of 2011.pdf
- CODCr空白值测定的统计分析及在日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Statistic Analysis of CODCr Blank Value Determin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Normal Quality Control.pdf
- Cr~(6+)对活性污泥活性及有机物去除速率的影响 Impacts of Cr~(6+)on the activity of activited sludge and the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rate.pdf
- Cr6+对3种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影响 Effects of Cr6+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pecies of Corns.pdf
- Cu^2+胁迫对牧草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根伸长的影响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Cu^2+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and Root Elongation for Forage Grasses.pdf
- Cu、抗生素协同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Collaborative effects of Cu and antibiotic on soil microbial activities.pdf
- DDT、苯并[a]芘暴露对阿部鲻虾虎鱼P糖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pdf
- DG753.82-Ⅱ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与运行分析.pdf
- 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泰国清迈盆地为例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with DRASTIC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angmai Basin in Thailand.pdf
- DRASTIC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因子赋权 Method of determining factor weights for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pdf
- DTC改性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捕集性能的研究 SYNTHESIS OF DITHIOCARBAMATE-MODIFIED CHITOSAN AND ITS PROPERTIES FOR HEAVY METALS ADSORPTI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