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院诊治腰间盘突出方案(有熏蒸)中医院诊治腰间盘突出方案(有熏蒸)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医院中医优势病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
腰痛病是因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致筋骨退变,兼有感受寒湿等外邪侵袭,并有扭闪挫伤或慢性劳损等外因,从而导致经络痹阻,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主要机理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或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三期分别为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
1.发作期:有明显外伤史,腰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受限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
3.恢复期: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
四型分别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或麻木,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或麻木,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内服汤药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物:秦艽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五灵脂15g,香附15g,牛膝15g,地龙12g,羌活3克,甘草6克等。
2.寒湿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常用药物: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等。
3.湿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舒筋通络。
代表方剂: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常用药物: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等。
4.肝肾亏虚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代表方剂:
偏阳虚者,右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肉桂6g,当归9g,制附子6g,延胡索15g等。
偏阴虚者,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24g,山药12g,枸杞12g,山茱萸12g,川牛膝9g,鹿角胶12g,龟板胶12g,菟丝子12g,延胡索15g等。
(二)推拿手法治疗
1.采用“三步脊柱调衡”手法。包括有松腰法、扳腰法、调理法三大法。①松腰法有掌根揉按、叠指弹拨、肘点腰骶、肢滚腰臀四式。
②扳腰法用斜搬法。
患者侧卧床上,使位于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90°,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位。医者一手扶持肩前部,另一手扶持臀部,两手用力,方向相反,力量相等,推拉搬(注意交叉点在患椎上),当遇到阻力时,突然加大推拉力,常听到“咯”的一声。然后患者改另一侧卧,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手法告毕。
③调理法
适用于治疗性手法后的调理。手法时用拇指或手掌小鱼际混合施用上述各法,或揉按或滚推,或捏或拉,以调理气血,舒顺肌筋。
2.推拿手法治疗的禁忌症
①中央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
②骨质增生明显,合并严重的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或椎弓峡部裂者;
③年纪过大,体质较弱,以及孕妇等;
④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结核、骨髓炎等患者;
⑤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界上造型最奇特的八座桥!一座在中国世界上造型最奇特的八座桥!一座在中国.pdf
- 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pdf
-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态势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态势.doc
- 世界十大魔术揭秘世界十大魔术揭秘.doc
- 世界十大珠宝品牌及经典款戒指世界十大珠宝品牌及经典款戒指.pdf
- 世界史名词解释世界史名词解释.doc
- 世界十大奢华酒店世界十大奢华酒店.ppt
- 世界各国节日一览表及世界重要节日(全)世界各国节日一览表及世界重要节日(全).doc
- 世界各种纪念日 完整世界各种纪念日 完整.doc
- 世界各地校服制服大围观世界各地校服制服大围观.ppt
- 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特色疗法.doc
- 中午老婆给我做的焖面,我一下子吃了两大碗,附教程中午老婆给我做的焖面,我一下子吃了两大碗,附教程.pdf
- 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简介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简介.ppt
- 中华成语千字文全文中华成语千字文全文.doc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D-Dimer临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D-Dimer临床专家共识.pdf
- 中华文明基本脉络中华文明基本脉络.pdf
- 中华文明的起源 测试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测试题.doc
- 中华文明起源_严文明中华文明起源_严文明.pdf
- 中华民族农工商企业联盟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民族农工商企业联盟第一个五年计划.pdf
-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