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建筑设计原理教学PPT
古建筑设计原理1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第三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大木作、屋顶的特征及详部演变,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台基、踏道、栏杆、铺地、墙壁、装修、色彩与装饰的特征及详部演变。 P.247 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P.247) 一、台基: 1、过程:从出现→顶峰→逐渐降低的发展过程 2、类型: 形式 :普通台基和须弥座 层数 :单层 、多层、大台基:如华丽殿阁,滕王阁 3、普通台基做法: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在其外表面才包砌砖石。 基本构件:包砖石、压阑石、角柱、间柱 壶门等。 4、须弥座: 出现:由佛座演变而来,最早实例,北朝石窟。 应用:高级建筑 。 形式:由简单→复杂 华丽 。 基本构成:枭、混线 束腰、角柱、间柱、壶门。 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二、踏道: 1、出现:与台基相随 2、形式:a 阶级形:——如意式和带垂带石 b 斜坡式:墁道——三瓣蝉翅,五瓣蝉翅。 辇道 c 混合形式:左槭右平 三、栏杆 1.考证:最早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 2.构件:望柱、寻杖、阑版(直棂、卧棂、斜格),抱鼓石; 3.形式:单勾阑和重台勾阑 以寻杖形式不同 :寻杖交角造和寻杖合角造; 其它形式:坐槛(鹅颈椅);窗槛。 宋、清栏杆对比 宋、清栏杆对比 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四、铺地 (一)室内铺地: 1、考证:原始社会:烧烤地面; 周初:泥、砂、石灰三合土地面; 晚周:铺地砖(为最高等级); 2、铺地砖:晚周:方形铺地砖 春秋、战国:纹面砖 秦代:背面出现平行锯齿纹地砖,以及条形,方形地砖。 西汉代:达数10种。 东汉:较高的磨砖对缝地砖。 唐代:侧面出现斜面砖。 宋代:背面开始用石灰粘结,接缝要求降低 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四、铺地 3、地砖铺法:1)、平铺和侧铺 2)、对缝 (或横直间放)和错缝 3)、多层铺设 4、金砖(由于一般为重要殿堂室内地面使用,由江苏苏州,需要特殊工艺制造,质地坚硬,外形方整,敲出金属声,所以成称之。) 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二)室外铺地 1、考证:①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使用了卵石铺砌的室外路面; ②西周中期已有卵石竖砌室外散水; ③秦汉时期又有两侧砌砖卵石散水; ④唐代:有了全用预制地砖了; ⑤宋代:详细规定 室内0.2%~0.4%。室外0.4%~0.5% 2、室外地砖作用:①防滑 ②美观,做成各种图案③经济,利用剩余建材。 * * 宋、清代须弥座对比 华板 * * * (1)阶梯形踏步 ??? 至少在新石器时期的半穴居建筑中即已使用,多由原生土中直接挖掘而成。后来逐渐使用了夯土。在踏跺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踏步的布置,可位于室内或室外,也可用单阶、双阶或多阶等形式。踏的高宽比例一般是1:2,特殊情况下可1:1。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称为“如意踏步”,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块堆砌成不规则形状。 ???(2)坡道 ??? 礓礤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营造法式》规定:城门慢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慢道为1:4。后者又可作成由几个斜面组合的形式,称为“三瓣蝉翅”或“五瓣蝉翅”。也有将礓礤置于二阶级形踏道之间的。辇道则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栏杆大多应用于主要殿堂或平台的外围。如果就其材质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砖栏杆,是用砖在平台的周缘垒砌而成。大多会留出一些空格或花纹,起到了矮墙的作用,更加能衬托出殿堂庄严朴实的气势;普通常见的是石栏杆,可分为宋式重台钩栏、宋式单钩栏、和清式钩栏三种形制。一般来讲,宋式的栏杆比较古朴,给人以一种简练、明快的感觉。而清式的栏杆则日趋浮华,往往是装饰多于实用,呈现出极端的程式化,雕刻之工虽精美,但艺术造诣却相差甚远矣! 重台钩栏的主要特点是有上下两层,皆有华板,所以称为“重台钩栏”。关于其形制,在《营造法式》中有较清楚的规定;每段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doc VIP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离散数学答案(刘玉珍_编着).doc VIP
- 人民版六年级《劳动》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ppt VIP
- 基于SOR理论的社交网络互动对旅游行为的影响.docx VIP
- 哈曼JBL Live 770NC 无线罩耳式自适应降噪耳机 配置指南 (中国)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pptx
- 2025年最新的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激光原理及应用陈家璧主编习题解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