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表 现 1、互谴使臣 2、商业贸易 3、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 建筑 文化教育 社会进程 4、历史人物 鉴真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唐宝应二年(763,日本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日,鉴真卒于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建筑 政治制度 唐朝仕女图 日本仕女图 服饰方面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货币 文字、书法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社会风尚 玄奘西行 玄奘(公元600~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玄奘回长安后,专务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精通梵文和国语,经过19年的努力,共译经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对佛教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 明代木刻《玄奘译经图》 慈恩寺的大雁塔 (经塔) 朝代 僧人 交往国家 主要著作 唐朝 鉴真 日本 玄奘 天竺 《大唐西域记》 义净 天竺、印尼 《大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 佛教文化学习、交流中的高僧 《礼宾图》 高丽使者 东罗马使者 少数民族 鸿胪寺官员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练习题.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学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人教版)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学案.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2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 课件.pdf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课件02.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川教版)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课件.pdf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0课 宋金对峙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9课 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 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岳麓版)第18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