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

1.2.3 钢筋的计算指标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具有95%保证率的基本代表值。其中,热轧钢筋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 表示;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 表示。 HRB400级,400即代表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钢筋的强度设计值用 表示; 延性较好的热轧钢筋强度设计值: c.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 —等于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 b.高强度500MPa级钢筋强度设计值: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 1.2.4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强度高 塑性好 可焊性好 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好 常规直径: d=6,8,10,12,14,16,18,20,22,25,28,32mm12种。 BACK 1.2 钢筋 1.3 混凝土 1.3.1 混凝土的强度 定义: 石子、沙子 水泥石:水泥胶凝体——塑性变形 水泥结晶体 弹性骨架 (弹性变形) 水泥+水 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砼强度等级 1.立方体抗压强度 150mm 150mm 150mm 强度等级:依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80共14级 C —混凝土 15—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15N/mm2 1.3 混凝土 §1.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定义: 折算: 轴心抗压强度是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截面为150mm×150mm高300mm的棱柱体,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 (棱柱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 —高强混凝土脆性折减系数 0.88—经验折减系数 150mm 300mm 1.3 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得多,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5%~10% 应用:构件的抗裂性、抗剪、抗冲切、抗扭 试验方法:拉伸试验 劈裂试验 3.轴心抗拉强度 1.3 混凝土 4.混凝土强度的设计值 1.3 混凝土 附表1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标准值和弹性模量中注1取消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 原材料品质和种类 施工浇捣的密实程度 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龄期 1.3 混凝土 1.3 混凝土 1.3.2 混凝土的变形 混凝土的受力变形 混凝土的非受力变形 1.3 混凝土 1.混凝土的受力变形 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关系) OA—弹性阶段 AB—微裂缝开展 BC—弹塑性,竖向裂缝形成 CD—下降段 受压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荷的应力-应变曲线 ?cu ?c ?c 0 A B C D fc ?0 残余变形 弹性变形 1.3 混凝土 混凝土破坏机理 0 2 4 6 8 10 20 30 s (MPa) e × 10 -3 B A C E D A点以前,微裂缝没有明显发展,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近似直线。A点应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对普通强度混凝土sA约为 (0.3~0.4)fc ,对高强混凝土sA可达(0.5~0.7)fc。 A点以后,由于微裂缝处的应力集中,裂缝开始有所延伸发展,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应变增长开始加快,应力-应变曲线逐渐偏离直线。微裂缝的发展导致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增加。但该阶段微裂缝的发展是稳定的。 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由于水泥石的收缩、骨料下沉以及温度变化等原因,在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上形成很多微裂缝,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部位。混凝土的最终破坏就是由于这些微裂缝的发展造成的。 达到B点,内部一些微裂缝相互连通,裂缝发展已不稳定,横向变形突然增大,体积应变开始由压缩转为增加。在此应力的长期作用下,裂缝会持续发展最终导致破坏。取B点的应力作为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普通强度混凝土sB约为0.8fc,高强强度混凝土sB可达0.95fc以上。 达到C点fc,内部微裂缝连通形成破坏面,应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C点的纵向应变值称为峰值应变 e 0,约为0.002。 纵向应变发展达到D点,内部裂缝在试件表面出现第一条可见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纵向裂缝。 随应变增长,试件上相继出现多条不连续的纵向裂缝,横向变形急剧发展,承载力明显下降,混凝土骨料与砂浆的粘结不断遭到破,裂缝连通形成斜向破坏面。E点的应变e = (2~3) e 0,应力s = (0.4~0.6) fc。 E点以后,纵向裂缝形成一斜向破坏面,此破坏面受正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继续扩展,形成一破坏带。此时试件的强度由斜向破坏面上的骨料间的摩阻力提供。随应变继续发展,摩阻力和粘结力不断下降,但即使在很大的应变下,骨料间仍有一定摩阻力,残余强,约为(0.1~0.4) fc。 1.3 混凝土 《规范》应力-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