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护理和管理 ppt课件
六 癌症患者的护理 cancer 肿瘤: —— 机体的正常细胞在某些不良因素(内、外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 出现过度增殖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 生长缓慢,不扩散 —— 生长迅速,可破坏人体正常的组织和器官,消耗体内有限的能量,并且可转移到其他部位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男>女,但乳腺癌、胆囊癌、甲癌却相反 职业:扫烟囱工人→阴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膀胱癌(Rehn,1895年) 种族:鼻咽癌 —— 广东人 皮肤癌 —— 白种人 口腔癌 —— 印度人 胃癌 —— 日本人 【病因】: (一)外部因素 化学因素:亚硝胺类、黄曲霉素、氮芥、联苯胺、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氯乙烯、石棉、烷化剂等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阳光的紫外线 生物因素:病毒等 EB病毒、 人乳头状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病因】: (二)内部因素 遗传因素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心理、社会、年龄因素 遗传性癌前病变: 如家族性结肠腺瘤病、着色性干皮病、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等 *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维持生命和控 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属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多数在晚期需要使用胰岛素 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急、慢性并发症发 生的危险性。对其应用胰岛素治疗包括: 补充治疗、短期强化治疗、替代治疗。 目前主张对2型糖尿病应早期应用胰岛素。 * 保存:胰岛素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内 (温度在2~8℃)。 抽药:将药摇匀后抽药;使用混合胰 岛素时,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混浊的 中效胰岛素。 注射深度:在脂肪深层或和肌肉之间。 胰岛素的保存和注射的正确方法 * 注射定时:短效胰岛素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注射30分钟内一定要进餐,注射部位不能按摩,避免剧烈运动 → 胰岛素吸收而引起低血糖。 注射前要询问进食情况,如食欲减退、进食量少、呕吐、腹泻,应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引起低血糖。 旅行时应随身携带胰岛素,避免药瓶受热。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注射局部感染。 * 讲述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和尿糖的监测;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防治; 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护理;胰岛素注射方法 及口腔、皮肤护理方法;明确血糖、血压和 体重控制的目标;定期检查血糖及复查糖化 血红蛋白、尿蛋白及眼底;外出旅行、结婚 及妊娠时注意事项;强调保护双足的重要性; 早发现,早就诊,及时治疗。 * 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危险因素; 让高危人群知晓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指导:提供合理膳食、经常 性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开展心理平衡的咨询;建议进行周期 性体检,定期检测血糖。 健康教育 心脏大小与本人拳头相似,重量450克左右。心脏由特殊的肌肉构成,不断的收缩与舒张。 一颗健全的心脏,每次搏动会泵出85克血液,或相当于每分钟输出高于5.6升的血液。冠状动脉在心肌氧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 脏 左主干 回旋支 前降支 右 冠 冠状动脉解剖图(正面观)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冠状动脉狭窄、闭塞 血管 斑块 坏胆固醇 堵塞血管 血管闭塞 形成 斑块 坏胆固醇 增多 LDL-C钻入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内皮有漏洞 严重危害包括前面提及的突发不幸事件 “坏”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象不定时炸弹,可没有任何先兆就爆炸 一、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多发生在40岁以后,脑力劳动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004年我国统计冠心病死亡率占48% 2005年心脏病位居我国城市死亡原因第3位 2006年心脏病为我国的第4位死亡原因 (二)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 60-70%有高血压病史 (3-4倍) 高血压 冠心病的病率 高血压病人 正常 吸烟 男性吸烟者 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2-6倍不吸烟者 糖尿病 年龄 性别男:女 =2:1 血脂异常 “三高一低” (2倍) 次要危险因素 遗传 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子女的患病率是双亲正常者的5倍 饮食 肥胖 职业 和性格 新近研究的危险因素 *纤维蛋白原 *高同型半胱氨酸 *抗氧化因子减少 *胰岛素抵抗 * 正常冠状动脉(横断面) * * * * * 主要症状: 疼痛: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在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性剧痛,可持续数h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秋冬星空北斗七星季节变化1方案.ppt
- 科学八年级下浙教版1.7电的安全使用课件(33张)方案.ppt
- 移动趋势下的企业安全文档云解决方案--精诚谢正伟.ppt
-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The reading notes of the little peas beside the window).doc
- 立体车库项目投资报告.ppt
- 第31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doc
- 第一章办公室实务方案.ppt
- 第七章生物信息学数据库Bioinformatics database.ppt
-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sectionB课件ppt概要1.pptx
- 第三章 零件机械加工常用方法及设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