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文章字词的梳理。 2、《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从 ,我看到了 之美”谈谈作者写景的角度。
2、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你读课文,回答:
A、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B、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呈现为诗歌的形式:
3、背诵比赛:最快最好的一组为优胜
(1)八人小组接力背诵。 (2)八人小组齐背比赛。
五、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其余同学补充)
六、教师点拨
1、?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doc
-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试题期末精品试题.doc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历史期末精品试题.doc
-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精品课件.ppt
-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精品课件.ppt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精品试题.doc
-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农因地制宜发展业第1课时.doc
-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农因地制宜发展业第2课时.doc
-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农因地制宜发展业第3课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