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龍華科技大學
財務報表分析
期中報告
報告內容:臺灣巨大集團(GiantGlobalGroup)財務報表分析
姓 名: 陳家恒
學 號: Y1014251302
指導老師: 汪亞平
2013年4月
前 言
臺灣巨大集團(GiantGlobalGroup)成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自行車、運動
車及配件制造與營銷,在臺灣是非常專業的自行車制造廠,也是少數自創品牌成
功、營銷國際的企業。產品除屢屢在國際上獲獎外,也連續多年榮獲「臺灣國家
產品形象獎」的榮譽。
美國和歐洲市場位列三大品牌之一;在臺灣和中國大陸市場為高級車種的第
一名;在日本、澳洲、加拿大、南非、智利、阿根廷和東南亞等市場為最大進口
品牌。所以捷安特不單是臺灣的品牌,更是世界的品牌。自有品牌自行車的營收
已占集團總營業額70%。
臺灣巨大集團——生產行銷了享譽全球的著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GIANT」,
更將自行車新生活文化引入祖國大陸——帶著30餘年生產各類自行車的專業經
驗,將先進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全球行銷的成熟理念,與中國廣闊的市場
和豐富的資源結合,於1992年9月,於江蘇省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捷安特
(中國)有限公司,並以其執著之心,創造中國自行車文化的新紀元。
1995年臺灣巨大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輛電動車,就采用了先進的扭力傳感
器,啟動電腦芯片控制動力輸出,電能采用品質上乘的鎳鎘電池,該車在臺北國
際自行車展上引發轟動,被視為自行車升級換代的開山之作。1996年研發成功「捍
衛戰士」電動車,該車具備電動助力和全電兩種騎行模式,備有後輪驅動系統和
時尚的外觀設計。此後,捷安特電動車研發進入了高峰,大量新科技、新材料、
新工藝被廣泛運用,產業規模也迅速擴大,其中LAFREE602和 LAFREE401正式
定型並大批量上市,1998年在北京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獲得廣泛好評和行業認
可。目前捷安特電動車在國內市場每年推出的完全自主研發的全新產品在5個以
上,在原熱銷商品基礎上的升級版也在5個以上,這樣可持續的創新能力在國內
電動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在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車間,筆者看到出口售價2000
歐元的電動車,憑借先進技術和工藝,在歐美日市場十分搶手。據了解,捷安特
電動車每年的外銷任務十分繁重,成為國際市場的主打品牌。一大批臺灣捷安特
電動車研發精英加盟其間,流行歐美成熟的技術也被迅速引進采用到國內產品
上。
巨大全球的聯合研發成果相當豐碩,包括:1987年率先成功量產碳纖自行車、
產品多次榮獲歐美專業雜志評為「年度風雲車種」(BikeoftheYear)、多次榮獲
臺灣精品獎最高榮譽的金質獎、美國(Bicycling)雜志創意獎、德國IF設計獎以
及歐洲自行車設計獎,在在顯示巨大善用全球各 地人才的效益相當顯著。
巨大集團是全球混血經營。旗下包括捷安特臺灣公司(GT)、捷安特歐洲公
司(GE)、捷安特美國公司(GU)、捷安特日本公司(GJ)、捷安特澳洲公司(GA)、
捷安特加拿大公司(GV)、捷安特中國公司(GC),同時在全球50餘國,共有1萬
個經銷服務點服務消費者,構成全球營銷服務網路。此外,巨大在全球還有五大
制造基地,分別為臺灣的巨大總廠、歐洲的荷蘭廠、中國大陸的江蘇昆山廠、上
海巨鳳廠(GPM)、四川成都廠。
目 錄
一、比較分析-2011年與2012年兩年度資產負債表……………………1
二、比較分析-2011年與2012年兩年度損益表…………………………4
三、趨勢分析-2008年至2012年五年度損益表…………………………6
四、共同比分析-2011年與2012年兩年度資產負債表…………………9
五、共同比分析-2011年與2012年兩年度損益表………………………12
六、結論…………………………………………………………………14
七、參考資料……………………………………………………………14
一、比較分析-2011年與2012年兩年度資產負債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