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诸城 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罗天昊.pdf

大国诸城 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罗天昊.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史,文学,古籍,心理学,销售

目录 1. 封面 2. 目录 3. 序中国需要现实意义的发展方略 4. 自序顺天时 ,应大势 5. 前言大国崛起需要经国方略 6. 引子 7. 第一章上海能否成为中国的龙头 8. 第二章广州vs天津 : 谁是中国的第三大中心 9. 第三章北京需要 “小镇式繁荣” 10. 第四章重庆是 “大城市”吗 11. 第五章改革中国的直辖市模式 12. 引子 13. 第六章中国需要 “浙江试验” 14. 第七章山东 : 向南向北的困惑 15. 第八章浙江、广东、山东的 “海洋战争” 16. 引子 17. 第九章武汉 : 百年一鸣 ? 18. 第十章迷失的洛阳 : 古都如何现代化 19. 引子 20. 第十一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vs皖江城市带 : 中国东 部的 “江湖之争” 21. 第十二章韶关、河源、湛江 : 珠三角的三角竞争 22. 引子 23. 第十三章红安 : 老区经济能否后发先至 24. 引子 25. 第十四章澳门 ,风光不再 26. 第十五章台湾的大陆化时代 27. 引子 28. 第十六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的六大误区 序中国需要现实意义的发展方略 国资委商业中心主任 卫祥云 大国崛起 ,犹未竟时。 改革开放凡三十余年 ,中国已历沧桑巨变 ,实 现了狂飙突起式的飞跃 ,亦崛起了一些粗具实力的 经济区域 ,如早年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 渤海经济圈 ,而在这些比较发达的区域 ,也崛起了 所谓的 “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 ,带动 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 ,但是 ,由此也带来了东部 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领域的 “先富带动后 富”相对应的是 ,中国的区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 来 ,奉行非均衡发展战略 ,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 , 然后辐射到中西部。 自2008年以来 ,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轫 , 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 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 ,以 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海南国际旅游 岛 ,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兴 ,成渝经济区开发 等 ,从东至西 ,从南到北 ,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 的棋局之中。 在中国从非均衡战略走向均衡战略的时候 ,各 个城市的蜂起争雄 ,将所有的城市与区域 ,都抛入 竞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如何在未来竞争中实现新的飞跃 ,是各个城市 和区域普遍关心的话题 ,鉴于此 ,关于中国城市竞 争的研究 ,逐步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显学。 上海的未来危机在哪里 ? 香港为什么会在最近十年衰落 ? 北京到底是需要分拆还是合并 ? 天津与广州如何挣脱 “老二”的宿命 ? 武汉何时实现中部崛起 ? 十三朝古都洛阳如何走向未来 ? 台湾未来是否会沉没 ? 为什么中国需要浙江经验 ? 山东模式的局限在哪里 ? 珠三角的边地如何实现腾飞 ? 贫穷是革命老区的天命吗 ? 思考这些疑问的过程 ,就是思考中国未来各种 类型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而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 些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之路 ,则中国的 未来之路 ,尽可了然于胸。 目前 ,关于中国城市和区域的研究机构 ,分为 几个领域 : 一个是体制内的战略研究机构 ,如发改 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一些全国性的智囊和战 略部门 ;一个是社科院、高校等跟踪研究中心 ,如 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 ,社科院每年还有一个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还 有一个就是各个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 ,如发改委 , 一些发达地域设立的发展局等。而来 自民间的力量 则非常少见。这次 ,青年学者罗天昊作为一个独立 研究者 ,他的出现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