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教育论文社区小儿腹泻论文:社区小儿腹泻的家庭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论文社区小儿腹泻论文:社区小儿腹泻的家庭健康教育
[摘要]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小儿腹泻健康教育的认识,可以使患儿家长参与到护理的全过程,既提高了护理效果,又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 家庭
2岁[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其致病因素有多种,包括①肠道内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特别是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为多见[2];②肠道外感染:如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造成的消化功
1 小儿腹泻期间的健康教育
1.1 轻型小儿腹泻多数是因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差,可伴有恶心、呕吐或溢乳。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3],大便稀,水分较多。此时告诫家长不可急于给孩子用止泻药进行止泻。因为在排稀便过程中,胃肠内的病菌和毒素可随之排出,减轻人体的中毒症状,如果急于止泻,病菌和毒素会在体内积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家长也不可因小儿腹泻严重而轻易对小儿禁食和禁饮。指导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
1.2 保持房间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多开窗通风,每次开窗在15-30 min左右为宜。护理患儿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腹泻排出的稀便使得臀部潮湿,特别容易损伤小儿臀部的皮肤,可引起皮炎、糜烂甚至感染,[4]。局部皮肤发红者要涂5%硼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5]。尿布宜选用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暂停使用一次性尿布,防止尿布性皮炎的发生。
1.3 腹泻伴发热患儿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衣,并且注意保温。体温过高时行温水擦浴,必要时遵医嘱行药物降温。呕吐频繁者注意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为避免小儿因体温过高而发生烦躁不安、抓伤皮肤,应及时修剪小儿指甲或者给小儿戴上手套。
1.4 注2%的碳酸氢钠溶液[4]清洁口腔。
1.5 心理干预,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时向他们反映各种检查的结果,鼓励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有的家长因担心患儿病情而出现过激的情绪我们要谅解,不可与他们发生争论,细心耐心地安慰与开导,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
2 小儿腹泻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2.1 指导家长正确合理喂养,向家长说明母乳喂养的各种优点,鼓励和提倡母乳喂
2.2 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和指导小儿饮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尽量放弃奶瓶而改用碗勺喂
2.3 家长应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宝宝腹部着凉,夜间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2.4 不滥用广谱抗生素。小儿腹泻多由饮食不当引起,或者病毒感染所致。郑瑞林等[6]调查结果显示:腹泻患儿1岁以内a组轮状病58.5%,1岁-2岁为31.2%。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调,加重腹泻。注意观察记录大便次数,及时送检,遵医嘱用药。
2.5 注意观察面色、精神及排便等情况如有发热、不能正常吃喝、有频繁呕吐、便中有血等情况时,应去找医生。如果患儿出现精神差、烦躁或者嗜睡、尿量少、颜色深、口干口渴、哭无眼泪、眼窝及前自凹陷、皮肤弹性差等情况,说明发生了明显脱水,比较危险,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1] 董丽娟,郭海英.急性感染性腹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附42例报告)[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42.
[2]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7.
[3]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
[4] 翟忠美.小儿腹泻的预防与家庭护理[j].全科护理,2010,3 (8):745.
[5] 樊华,李丽嫱,夏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诊治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3 (16 ) :13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