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证治难绳.杂病.doc

  1. 1、本文档共2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治难绳.杂病

篇名证治准绳·杂病 书名:证治准绳·杂病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目录 篇名自叙 属性: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逢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 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心 开意解,若有夙契者。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致殆遍,言人人殊,罕得要领, 心甚陋之,于是锐志学医。既起亡妹于垂死,渐为人知,延诊求方,户屣恒满。先 君以为妨废举业,常严戒之,遂不复穷究。无何举于乡,又十年成进士,选读中秘 书,备员史馆,凡四年,请急归,旋被口语,终已不振。因伏自念受圣主作养浓恩, 见谓储相材,虽万万不敢望文正公,然其志不敢不立,而其具不敢不勉,以庶几无 负父师之教,而今已矣。定省之余,颇多暇日,乃复取岐黄家言而肆力焉。二亲笃 老善病,即医非素习,固将学之,而况乎轻车熟路也。于是闻见日益广,而艺日益 精,乡曲有抱沉 ,医技告穷者,叩阍求方,亡弗立应,未尝敢萌厌心,所全 活者,稍稍众矣。而又念所济仅止一方,孰若着为书,传之天下万世耶。偶嘉善高 生隐从余游,因遂采取古今方论,参以鄙见,而命高生次第录之,遂先成杂病论与 方各八巨 。高生请名,余命之曰《证治准绳》。高生曰∶何谓也?余曰∶医有 五科七事,曰脉、曰因、曰病、曰证、曰治为五科,因复分为三,曰内、曰外、曰 亦内亦外,并四科为七事。如阴阳俱紧而浮脉也,伤寒因也,太阳病也,头痛发热 身痛恶寒无汗证也,麻黄汤治也。派析支分,毫不容滥,而时师皆失之不死者,幸 而免耳。自陈无择始发明之,而其为《三因极一方》,复语焉不详。李仲南为《永类 钤方》,枝分派析详矣,而入理不精,比附未确。此书之所以作也。曰五科皆备焉, 而独名证治何也?曰以言证治独详故也。是书出,而不知医不能脉者,因证检书而 得治法故也。虽然,大匠之所取,平与直者准绳也。而其能用准绳者,心目明也。 倘守死句而求活人,以准绳为心目,则是书之刻,且误天下万世,而余之罪大矣。 家贫无赀,假贷为之,不能就其半,会侍御周鹤阳公以接鹾行县至金坛,闻而 助成之,遂行于世。 \x时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夏五月朔旦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识\x 目录第一册\诸中门 篇名卒中暴厥 属性:经云∶暴病卒死,皆属于火。注云∶火性速疾故也。然初治之药,不寒而温,不 降而升,甚者从治也。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 见卒然仆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手足瘫痪,或半身 不遂,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者,并可用麻油、姜汁、竹沥,调苏合香丸,如口 噤抉开灌之。或用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成,入竹沥二三杯,姜汁少许。如抉 不开,不可进药,急以生半夏为末,吹入鼻中,或用细辛、皂角、菖蒲为末,吹入 得嚏则苏。此可以验其受病深浅,则知其可治不可治。(详见中风门口噤条。)若口开手撒遗 尿者,虚极而阳暴脱也,速用大料参 接补之,及脐下大艾灸之。痰涎壅盛者宜吐 之,急救稀涎散,猪牙皂角肥实不蛀者四挺,去黑皮,晋矾光明者一两,各为细末 研匀,轻者五分,重者三字,温水调灌下。又碧霞散,拣上色精好石绿,研筛水飞, 再研取二三钱,同冰片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合温酒调服之。二药不大呕吐, 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自苏。旧说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 如鼾肺绝,皆为不治之症。然五症不全见者,速服参 膏,灸脐下,亦有得生者。 卒中眼上戴不能视者,灸第二椎骨、第五椎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若 中人发直吐清沫,摇头上撺,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或头面赤黑,眼闭口开,气喘 遗尿,皆不可治。诸中或未苏,或巳苏,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 《传心方》云∶治男子妇人涎潮于心,卒然中倒,当实时扶入暖室中,扶策正坐,当 面作好醋炭熏之,令醋气冲入口鼻内,良久,其涎潮聚于心者自收归旧。轻者实时 苏醒,重者亦省人事,唯不可吃一滴汤水入喉也。如吃汤水,则其涎永系于心络不 能去,必成废人。 风邪中人,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浮迟吉,坚大急疾凶。 浮迟为寒。虚大为暑,不当暑则为虚。浮涩为湿。浮大为风。浮数无热亦为风。微 而数、浮而紧、沉而迟皆气中。风应人迎。气应气口。洪大为火。滑为痰。或浮 而滑、沉而滑、微而虚者,皆虚与痰。更当察时月气候,及其人之起居,参以显症, 而定病之主名,以施治疗。 目录第一册\诸中门 篇名中风 属性:中后当如东垣法,分中血脉、中腑、中脏施治。 《灵枢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 独留,发为偏枯。故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 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