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范式.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范式

(七)心理学基本理论 冲突与消融: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范式 王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46:herschelwang@gmail.com 摘要尽管看起来精神分折和认知心理学似乎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通路, 使得精神分析有助于认知心理学,反之亦然。通过对经典的意识建构论的回溯,清理了精神分析与 认知心理学视界融合的短暂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可能范式一意识与潜意识的两套转换机制, 试图超越信息加工学派遭遇的深重田境;同时运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比较了弗洛伊德学派与联结主 义范式在心理模型建构上的同构关系:最后将之提升到哲学层次对传统的科学与非科学的二元分裂 式结构进行了解构主义的批判。 关键诃意识潜意识认知可计算主义统计因果性 1导论 精神分析可能是近代以来所有心理学流派中被指责最多的,以至于现在对它的任何批评 都只能算是陈词滥调。我们听惯了对弗洛伊德的批评,甚至其中很多观念是从对他偏见最深 的行为主义者那里得来的。但是在精神分析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上未有偏见也不是什么幸 事,因为人们几乎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对科学的热情和敏感的缺 乏。 精神分析现在主要应用于动机与遗忘的研究、人格发展的探索以及行为异常的心理治疗 方面。但弗洛伊德想做的和能做的并非仅限于此。精神分析和任何自然科学的目标都是认识: 在我们思想的内部世界的再现外部世界中获得法则、联系和依存关系,再从这—认识出发, 进行解释、预测和控制11].实质上精神分析与认知心理学出白于同一个高贵的世系,斯多 尔这样评价:“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训令在弗洛伊德被人们听至0之前许多世纪就被反思 的人们所接受。’,I习这条训令在一切白命为人类向上之本的科学家手中薪火相传。弗洛伊德 在这方面的雄心和任何一位认知心理学家相比毫不逊色,为此他甚至不惜犯下与自然科学家 同样的错误,在一些问题上坚持机械决定论和还原主义的观点。马赫仿佛就是在揶揄弗洛伊 德,他说:“如果科学家把探究者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看作是动物的和在自然及社会中的人 的本能活动的变种,即有条理地阐明,加强和精练的变种,那么他会感到心满意足。郴’ 弗洛伊德建构的心理模型中有一种明显的张力。一方面,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之问的 区分还存在,另一方面,该模型要求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一道发挥作用,以对意识、潜意 识、认知和人类行为有更完整的把握。我想探讨的就是这表面上看似明显对立、常常被认为 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两个流派。其中之一的精神分析被传统地理解为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和理论,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H;而认知心理学被理解为用计算或神经科学的术语对认 知的说明。有鉴于此,我想说的是:精神分析所揭示的和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实际上并不冲 突——事实上,这两个学科在很多事情上是一致的。 2意识的建构论——历史上一种经典的融合范式 意识在当今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作为专攻意识问题的哲学家, 丹尼特认定:人类意识几乎将是最后一个难解之谜ISl。它也理所当然得到所有关心人类自 身韵有责任心的科学家的重视。 认知心理学家一度忽视了意识的研究。这让对认知心理学寄予厚望的人们倍感失落。黎 黑近乎偏激地批评说“信息处理心理学是一种与激进的行为主义近似的行为心理学”,是一种 “最新的行为主义”。16l在早期一些认知心理学家那里。意识在信息加工中被赋予了本质上是 被动的作用。最早的认知心理学教材的作者奈塞尔(1967)将意识等同于集中的注意。对于 意识的更为积极的观点是将其看成一种信息加工器的中心控制系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 后,认知心理学家普遍同意一种积极的意识状态和过程的观点,最终由马塞尔(1983)提出 了意识的建构理论。 意识被确定为一种建构的过程,人们意识到的现象经验是在对当前需要的反应里从被激 活的图式中建构出来的川.这就否定了信息处理模型对意识的解释。夏克特关于记忆的主 观体验的研究表明,信息处理模型无法解释记忆的主观体验。他提出:“即使是对过去某一 具体经验的看似十分简单的回忆——如上周末晚上你在干什么或你第一次约会去了哪里等 ——部是一个建构的结果,他既建构于当前活动的影响,也建构于过去经验所贮存的信息。州q 这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弗洛伊德那里,既有对人际实践的心理分析式的解释.也有说明潜意识机制的科学的 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如果我们把这种心理学模型运用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