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扫描病人的护理检查-10-30最终.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强扫描病人的护理检查-10-30最终

Title or job number 增强扫描的准备、实施和护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韩睿 2010年11月28日 多层螺旋CT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CT增强扫描的概念 CT增强扫描是指在短时间内经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水溶性碘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 可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及范围,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工作 检查期间准确的护理干预,已成为医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如何应对检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助医生、技师完成检查工作,获得良好的图像,以利临床诊断,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优质图像的获取 影响血管内对比剂CT值的因素 患者因素: 1.BMI值:BMI30; 2.血管相关性疾病:糖尿病、血栓、高血压性动脉硬化等。 技术因素: 3. 对扫描延迟时间的把握; 4. 层厚、螺距、扫描时间的优化; 护理因素: 5. 团注对比剂的流速及用量的确定和实施; 6、患者的呼吸深度的保证 优质图像的获取 如果图像质量差,医生将不能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及评价; 除了扫描技术外,护理工作中对比剂的量、注药速度、时间、患者呼吸、心理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增强CT检查的效果, 对增强扫描的患者认真做好扫描前的准备、扫描中的观察护理,及扫描后意外情况的处理,是保证增强扫描成功的关键,同时可以减少减少意外和变态反应的发生。 评估病人: 详细询问病人病史,食物、药物、造影剂过敏史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过敏体质、哮喘史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血透者除外)、糖尿病酮症 绝对禁忌症: 有严重碘过敏病史,甲亢患者 严重呼吸功能不全 有轻、中度对比剂过敏史,如呕吐、荨麻症等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当患者了解增强的目的后,就会产生推测心理,害怕身患不治之症,害怕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紧张恐惧。这些心理因素对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对疾病的诊断都很不利。 要求护士态度要亲切、温暖: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扫描前的注意事项,具体操作方法及检查的安全可靠性,使患者了解检查信息,达到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目的,使患者以较好的状态接受检查。 穿刺与血管的选择 穿刺针的选择根据检查部位要求选择24-18G留置套管针 。 血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易固定部位,避免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一般选择前臂浅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等。 提高护士穿刺技术,要求护理人员在遵守严格无菌操作下还要有熟练的穿刺操作技术,必须做到一针见血,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的机械性损伤,由于高压注药引起药物外渗,增加病人痛苦。?? 其他准备:如肠道检查准备 ?肠道准备?应在增强前4小时禁食,避免注药时恶心呕吐引起呛咳窒息。但要喝水,水化病人,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检查前2-3天不能服用含有金属性药物及行胃肠钡餐透视。 对躁动不安或不合作患者,遵医嘱应给予镇静剂,待安静后再行CT扫描以保证图像质量。 扫描前应对患者进行吸气、屏气和呼气的训练。使其在CT扫描过程中能够服从指令进行呼吸和屏气,有助于得到清晰的连续断层图像。 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 进行造影检查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请病人及家属认真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检查室内抢救物品、药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注意保暖 给予氧气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建立静脉通路 抢救 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呼吸兴奋剂、抗过敏等药品及抢救器材如氧气、气管插管、呼吸气囊等扫描间备抢救车和氧气。 1、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过敏反应症状及护理措施 2、对比剂外渗护理 原因 预防 护理 对比剂外渗的原因 1、外力作用 扫描时上肢移动、曲肘抱头导致针头刺破血管 意识障碍 、躁动 注射速率快:3~4ml/s(即3600滴/min) 2、血管因素 微循环障碍:失血、脱水、休克 血管硬化:老年人,反复穿刺 脆性和通透性增高:肝胆胰疾病 末梢小静脉及皮下组织少 关节附近血管:活动度大,不易固定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1、穿刺肢体的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左或右侧上肢血管,去除穿刺部位的首饰后再穿刺 2、穿刺血管选择: 粗、直、富有弹性,易固定部位,避免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一般选择前臂浅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等 3、穿刺针选择:18-22G留置套管针 对比剂外渗护理方法 1、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的对比剂; 2、密切观察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