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鉴别及挑选茶叶.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鉴别及挑选茶叶

如何鉴别及挑选茶叶 一、通过八项因子鉴别茶叶 (一)干评项目 主要看条索(或形状)、嫩度、整碎、净度、色泽等因子,有时还嗅干香。审评时不同茶类的外形各因子有所侧重。 嫩度 嫩叶叶质柔软,容易成条,条索紧结;可溶性物质含量较多,色香味品质佳。 白毫又称茸毛,一般茸毛多的好。 条索的光糙度,一般老叶细胞组织硬,初制时条索不易揉紧,且表面凸凹不平,条索呈皱纹,干茶外形粗糙;嫩叶柔软,果胶质多,容易揉成条,条索光滑。 条索 1、松紧:条紧细空隙度小体积小,身骨重实;条粗松空隙度大,感觉轻飘。 2、弯直:条索圆浑、紧直的好,弯曲的差。 3、整碎:条形以完整的好,断条、断芽的差。下脚茶碎片、碎末多的更差。 色泽 干茶色泽主要从色度和光泽度两方面去看。色度即茶叶的颜色及其深浅。光泽度指茶叶接受外来光线后,色面的亮暗程度。 茶类不同,茶叶的色泽也不同。红茶以乌黑油润为好,黑褐、红褐为次;绿茶以翠绿、深绿光润为好,黄绿不匀较次。 审评色泽时,色度与光泽度应结合起来。如茶色正、有光泽,表示鲜叶嫩度好,制工合理,品质好。干茶色枯暗、花杂,说明鲜叶老或老嫩不匀,或初制不当等。 净度 净度:指毛茶含夹杂物的多少;茶中夹杂物有两类,茶类夹杂物与非茶类夹杂物。 茶类夹杂物:梗、籽、朴、片、末、毛等。 非茶类夹杂物:如树叶、竹丝、砂石等。 毛茶有无夹杂物或夹杂物多少,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优次,制率的高低,费工的多少,成本的高低。 湿评 湿评项目有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开汤 准确称取代表性茶3克放入150毫升的审评杯中,茶水比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为1:50,乌龙茶为1:22,然后用沸腾适度的开水冲泡,从冲泡第一杯起计时,5分钟后按冲泡顺序将杯内茶汤沥入审评碗内。 嗅香气 香气依靠嗅觉来辨别。嗅香气分热嗅、温嗅、冷嗅。热嗅辨别香气纯异及高低,温嗅辨别香型及优次,冷嗅判断香气的持久程度。审评香气时,应避免外界香气的干扰。 茶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鲜叶中含有的和加工中产生的芳香物质。目前已知鲜叶中只有近60种芳香成分,而成品茶中已发现600多种,说明茶叶加工中香气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 审评香气主要比纯异、高低和长短。 1、纯异:纯---指某茶应有的香气,异----指茶中夹杂其它不良气味。 纯正的香气要区别三种类型:即茶类香、地域香和附加香气。 茶类香:即某种茶类应有的香气,如绿茶的清香;青茶的花香;红茶要有甜香等。在茶类香中又要注意区别产地香和季节香,产地香即高山、低山之区别。季节香即不同季节香气之区别,红绿茶一般是春茶香气高于夏秋茶;青茶的秋茶香气比春夏茶好。 2、高低:香气的高低可从以下六个字来区别;浓、鲜、清、纯、平、粗。 浓:香气高,有活力,刺激性强。 鲜:如呼吸新鲜空气,有爽快感。 清:清爽新鲜之感,其刺激性有中弱和感受快慢之分。 纯:香气一般,无异杂气味,感觉纯正。 平:香气平,无异杂气味。 粗:感觉糙鼻,有时感到辛涩,都属粗老气。 看汤色 汤色亦称水色。汤色靠视觉审评。 1、色度:指茶汤颜色与茶树品种、环境条件和鲜叶老嫩有关外,还与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有关,加工技术有问题也会出现不正常的色。 评比汤色主要判断:正常色、劣变色和陈变色。 正常色:正常加工条件下,各茶类冲泡后应该呈现出的汤色。如绿茶汤色黄绿;红茶汤色红艳;青茶汤色橙黄;白茶汤色浅黄;黄茶汤色黄亮;黑茶汤色橙红等。 正常汤色中区别色泽深浅。汤色的深浅,只能是同地区的同茶类作比较。通常色深表明汤中物质丰富;色浅即物质不丰富。 2、亮度:即茶汤亮暗程度。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亮度差的品质次。 3、清浊度:清---指汤色纯净,清澈透明。浊---指汤不清,或汤中有沉淀物或细小悬浮物。劣变或陈变产生的焦、酸、馊、霉、陈的茶汤,混浊不清。 尝滋味 滋味是通过味觉器官来鉴定的。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舌中对鲜味最敏感,舌尖对甜味,舌根对苦味,舌两侧对酸味最敏感。涩味则在舌心和两颊最敏感。评滋味时,茶汤的温度、吸入速度和数量,辨味时间长短,都会影响滋味审评的结果。 茶汤滋味与汤色、香气密切相关, 一般汤色深的,香气高,味也厚;汤色浅的,香气低,味也淡。审评滋味先要区别是否正常,正常的滋味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正常的区别其苦、涩、粗、异。 纯正:品质正常的茶类应有的滋味。 浓淡:浓---茶汤中浸出的内含物质丰富,进口能感到味厚。 淡---茶汤中浸 出的内含物质含物少,味淡薄。 强弱:茶汤进口即感到刺激性强。如大叶种绿茶、红茶滋味较强;小叶种绿茶、红茶滋味的刺激性相对弱些。 鲜爽:感觉新鲜、爽口。滋味与香气常联系在一起,在尝味时可嗅到香气。 醇和: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味淡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