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与研究.doc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与研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与研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应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认真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一、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摸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世界能源过度消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世界能源的过度消耗,要求我们加速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党的十六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高速运行二十多年的基础上,还必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今后十五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对土地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温家宝总理在“21世纪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说: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节约利用资源,走出一条克服资源约束的新的经济发展路子。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基础和取得的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加快工业发展、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扎实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积极推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先进制造业的产品目录;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等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二)以创建绿色企业为方向,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订下发了《郑州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办法》,在全市企业尤其是污染性行业中大力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活动。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郑州生态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和推广实用农业科技和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四)以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狠抓节能、节水工作。依法全面开展了能源利用监测,促进企业合理用能;制定了重点行业用水定额,推进节能、节水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五)狠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共生、伴生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液)、废气、余热、余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 (六)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狠抓建筑节材工作。“十五”期间,我市墙体材料改革成效显著,新型墙体材料年产量由“九五”末的9亿块提高到“十五”末的38.98亿块,新型墙材的应用,大大节约了能源。 (七)积极探索有效发展模式,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着力实施好“2632”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个市(区)、6个园区、30个企业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和2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分门别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