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常心理学2
Diagnostic and Statis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TR,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3) (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山东科技出版社 当亲密的人去世后,他(她)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不思饮食。他(她)是否心理异常,或仅仅是一种正常的痛苦状态? 当一个青年强迫女友与其发生性关系,虽然她一口拒绝了,且避免与他身体接触。这是心理异常,或仅仅是一种犯罪? 一个男性不能乘坐飞机长途旅行,他坚持让家人改乘船。他是否心理异常,或仅仅是特别了一点? 一位女性偶尔贪食,而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她是否心理异常,或只是对社会不合理的体重标准的反应? 在非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制造出具有装饰性的伤疤,而用刀把自己的手臂和脸划破。她是否是病理性的自残,或是履行传统文化中对女孩的要求? 第一章 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式与分类 第一节 心理异常的病因模式 生物学模式(疾病模式) 异常行为相当于疾病,每个异常行为就像一场疾病,有具体的原因和一系列症状。 心理动力学模式 假设异常行为源于无意识心理冲突,此冲突产生于童年时期。 行为主义模式 异常行为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 认知理论模式 异常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所导致的。 人际关系理论模式 异常行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 社会文化理论模式 相信异常行为是 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 神经科学模式 异常心理与神经化学、神经解剖及神经激素等有关。 整体模式 异常心理是上述多元因素的结果。 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分类 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失调或心理失衡) 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即常为一定的情景所诱发。 心理障碍(心理异常) 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持久性和特异性,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迁延不愈的表现和结果。 心理疾病 是比较严重的或严重的心理异常,是心理状态病理性变化的突出表现,具有明显的稳固性和变态性。 轻性心理疾病 是比较严重的心理异常,一般是指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 通常具自知力或自知力稍有不足,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 实的恰当接触。 重性心理疾病 是严重的心理异常,一般是指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通常自知 力严重缺乏,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 心身障碍 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功能失调,但无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即无器质性变化),也无明显精神活动障碍的躯体功能障碍。 心身疾病 是指主要或完全地由心理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且有病理形态学变化(即有器质性变化——组织器官有病理性损害)的躯体疾病。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与标准 第一节 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 心理反应的合理性原则 个体对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合理性特定的反应,即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并能为他人所理解的。 心理过程的协调性原则 在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或各个心理过程之间都具有协调一致性,由此而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环境时的高度精确性和有效性。 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原则 任何心理过程在每个具体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个体总会时时处处明显地表现出其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 主观经验标准 是指被判别者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与判别者的主观临床经验。但这种判别标准的主观随意性太大,稍不谨慎,则可能造成失误。 统计分析标准 通过对个体心理特征的测量而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划定来判别被判别者的心理异常与否,可根据被判别者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以及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确定。 统计分析标准由于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因而便于比较也较为客观。但因专业性较强,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 心理测验标准 是在标准的情境下,取出被判别者行为样本来予以数量化,或进行划分范畴的描述并加以分析,以判别心理异常与否。 病因症状标准 任何心理异常都有致病原因和症状表现,而这些致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在心理正常者身上一般是不存在的,因而发现被判别者有这些致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就可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