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境状态
第十章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学习内容 心境状态与体育锻炼 心境状态的概念 心境状态的测量 体育锻炼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 心境状态对参与坚持体育锻炼的作用 心境状态与运动监测 心境状态与运动员的成就水平 心境状态与运动疲劳的监测 赛前心境状态与运动成绩的预测 人格与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模式对运动表现的预测 心境状态(mood)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状态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状态包括抑郁、疲劳、惊慌、愤怒和紧张等情绪。 二、心境状态的测量 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不仅是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较多使用的量表,也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心境状态的量表之一。 POMS量表,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麦克奈尔等人编制出的一种心境状态自评量表,它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精力、疲劳、慌乱6个分量表,共65个形容词。每个题目有5个等级分数,从0到5分别代表“全无”到“非常多”。 三、体育锻炼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体育锻炼后POMS测量有良好变化。 大多数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均认为体育锻炼是改变心境状态有效的技巧,是保持良好心境状态的手段。 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参与不同类型及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变化大多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分析 关于锻炼者锻炼后心境状态的自述 首先,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和放松。我的衣服紧贴着我的躯体,我感觉自已就像一具骷髅顺风飞驰,我在跑1英里和2英里所花的时间好像极其短暂,以至于我几乎觉得自已占了什么便宜,就好像是获得了一具任何人都没有听过或见过的、崭新的躯体。我的心灵是如此地清澈明晰,以至于我可与之互相对话。惟一的感觉就是节奏和心跳声,一切都极其自然,宇宙万物仿佛都与我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最后的半英里,这种特殊的感觉发生了,我在疯狂地跑,时间失去了全部意义,距离、时间、运动都融为了一体。只有模糊地感觉到我的双腿和即将来临的黄昏。……也许我会一直跑下去,也许我经历了一种生理变化,但不管是什么变化,这是魔力。 四、心境状态对参加与坚持体育锻炼的影响 研究发现,锻炼的乐趣、对健康和其他效益的期待、锻炼的行为倾向、对健康和体质的知觉、锻炼的自我效能感等认知因素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呈正相关,而心境状态障碍与坚持体育锻炼呈负相关。 一、心境状态与运动员的成就水平 摩根等人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的分值标图,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而不成功的运动员,其心境状态剖面图较为平坦。 二、心境状态与运动疲劳的监测 运动疲劳是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症状。 运动疲劳的运动员常常具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无运动疲劳的运动员相比,运动疲劳的运动员更为冷漠、厌倦、急躁等。 心境状态失调被认为与不适应的运动负荷相关,国外学者利用POMS研究显示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负性心境状态。 运动员处于过度训练时,心境状态量表总分显著升高。其心境状态会出现一种反冰山剖面图型。 三、赛前心境状态与运动成绩的预测 赛前保持理想的情绪状态被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是取得运动佳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赛前心境状态与行为结果的预测中,存在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两个调节变量。 运动类型 相对闭锁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地预测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例如,赛前心境状态在预测足球运动时要比预测举重运动好; 赛前心境状态预测个人项目比预测团体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赛前心境状态对短时间运动项目(如划船、摔跤等)的预测效果比对长时间运动项目(篮球、排球等)的预测效果好。 评价方式 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赛后对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赛成绩占个人最好成绩的百分比以及比赛表现与赛前预期成绩的比较三个方面。 四、人格与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模式对运动表现的预测 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 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由环境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 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 * 一、心境状态的概念 图10-1 冰山剖面图 图10-2 反冰山剖面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洛阳涧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函数与导数)汇编(附答案).pdf
- 奥维互动地图在线路勘测中地应用.docx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2023年福建考评员考试答案.docx VIP
- 英语中考短语大全.doc VIP
- 202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docx VIP
- 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