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ramophone百大(有史以來第一本唱片評鑑雜誌).doc

Gramophone百大(有史以來第一本唱片評鑑雜誌).doc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ramophone百大(有史以來第一本唱片評鑑雜誌)

有史以來第一本唱片評鑑雜誌 英國Gramophone雜誌 蔡啟智 「Gramophone」意即為「留聲機」。這個字眼創自於留聲機的發明人Emil Berliner。自從留聲機開始逐漸成為收音機之後最重要的一件有聲家電用品,唱片工業便也隨著蓬勃發展起來。在這種情形之下,在唱片誕生的二十七年之後,英國出現了第一本專業的唱片評論雜誌?ramophone。 資深愛樂者Compton Mackenzie Gramophone的創始人是一位英國紳士Compton Mackenzie。Mackenzie先生是一位專職的作家,一生共寫過百本以上的著作。當留聲機開始變得流行起來,市面上的唱片也越來越多時,對音樂有強烈喜愛的Mackenzie也縮衣節食的買了一部由風神有聲公司﹙Aeolian Vocalion﹚製造的留聲機。在1922年的當時,市面上的任何唱片都只能見到廣告介紹,卻無法見到有任何相關的評論出現。這個問題深深困擾著Mackenzie,因為一張唱片所費不貲,而且又不能試聽,買唱片的失誤率很高。Mackenzie走訪了當時英國所有的唱片公司,拿到了他們的發行目錄,結果發現真正值得收藏的唱片其實並不多。「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邀請他將這些心得寫出來與讀者分享。到了1923年,Mackenzie突發奇想:「為何不自己動手作本雜誌呢﹖」,在這個想法驅使下,終於在該年四月,Gramophone雜誌創刊號終於誕生了,社址位於倫敦Hatfield街48號,當時雜誌社成員僅有三位:Mackenzie夫婦負責編輯,Mackenzie的小舅子Christopher Stone負責業務,後來在1924年又加入了一位技術顧問Percy Wilson。基於試探心態,創刊號發行了六千本,但是賣不完,於是第二期便減量為三千本,不料又被搶購一空,因此自第三期開始便維持在五千本左右的發行量。 戰爭時期的艱苦歲月 由於Mackenzie一家子都是文人學者出身,對財務可說是一竅不通,因此在1925年初時Gramophone的財務就已經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到了年底結算時更是赤字連篇。為此,Mackenzie在雜誌上公開呼籲,徵求理財能手加入。1926年,Cecil Pollard毛遂自薦,加入Gramophone公司。Pollard善於理財,對Gramophone往後最困難的時期有極大的貢獻。 1939年九月,二次大戰爆發,唱片工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是英國政府紆衡情勢,認為唱片工業在戰爭時期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有舒緩人心的作用﹙英國人真是注重心靈享受啊﹗﹚,於是出力資助這些唱片公司。此時的EMI以四種商標發行:HMV、Columbia、Parlophone、Regal-Zonophone,以及成立不久的Decca公司。兩家唱片公司將政府津貼拿出一部份資助Gramophone,使得Gramophone能在艱苦的戰時有生存的機會。1940年開始,德軍傾全力轟炸倫敦,因此Gramophone的辦公室從Hatfield街搬到倫敦西北方的郊外Pollard的住家裡,Pollard夫婦倆經常為了業務冒險進出倫敦市區。戰爭時期的紙張配額制度,使Gramophone的發行量從好不容易增加的一萬兩千本又跌回創刊時期的五千本。印刷廠、製板廠不斷被德國炸燬。儘管有種種不利因素,Gramophone仍然維持著定期出刊,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五十年的榮景 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了,前景看來一片大好。1946年,Pollard的兒子Anthony也加入了Gramophone,擔任父親的助手,負責財務與業務管理。在Pollard父子的攜手合作之下,短短四年的時間,Gramophone的發行量便增加到兩萬四千本之多。1950年,可長時間播放的LP﹙Long Playing﹚正式上市了,在市場的刺激下,在1960年增加到七萬五千本﹗由於Pollard的勞苦功高,加上Mackenzie家族無意經營財務,因此經營權便在1950年讓渡給Cecil Pollard,但是Mackenzie仍然是Gramophone的總編輯。1965年,Christopher Stone與Cecil Pollard相繼去世,Pollard的長子Anthony繼任為發行人﹙Publisher﹚。1972年,在Gramophone預備慶祝五十週年紀念前不久,創刊人Compton Mackenzie也因年老體衰逝世。至此,第一代開創者完全離開了這本他們砥手併足開創的雜誌。 今天,Gramophone每期有十萬本以上的發行量,總編輯是James Jolly。Cecil Pollard的長子Anthony Pollard仍然是發行人,次子Christ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