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近代史的
/view/73284440009.html给力
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漳厦铁路[厦门] 一块石碑引出一段近代史
福建之窗 ?2003-08-28
早报讯最近,厦门几位业余文史考察者与厦门市文管办陈娜女士,进行“厦门海域海岛历史人文遗迹现状调查”时,在海沧嵩屿贞庵村寨前社15号一村民住宅院墙外,发现了清末民初福建那条28公里长的漳厦铁路(20世纪初期福建惟一的铁路)铭牌———“漳厦铁路”石碑。
据当地村民反映,这个石碑是于1994年海沧嵩屿大规模开发建设时,被村民从现在新建的客运码头工地发现,并搬移放置到这里的。
令人遗憾的是,这块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在两年前村民建房时,不慎被民工用铁锤敲裂(如图)。据悉,9年前,曾有文史爱好者发现这块石碑,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也不见采取相关措施。
这位文史爱好者说,真没想到近十年过去了,它还躺在这里,可惜已经断裂成几块,真令人痛心。(蓝天艺林植)
漳厦铁路:反帝爱国的产物
上个世纪初,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路权,清政府媚外卖国。收回路权和商办铁路的行动,是反帝斗争和爱国运动的产物。漳厦铁路,就是那时反帝爱国、商办铁路的产物。
当时,全国掀起了挽回路权的群众运动,福建也出现署名《福建人公启》的传单,揭发法、日“各欲争占路权以扩张其势力”的阴谋,号召人民“群策群力,争回路权”。在厦出版的《福建日日新闻》发表社论,指出“铁路为一国存亡之所系”,提出自办铁路的主张。
漳厦铁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筹建的。1905年,闽籍京官光禄寺卿张亨嘉等发起组织商办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并由在京当官的福建老乡联名,推举被朝廷贬黜、赋闲在福州老家的原内阁学士陈宝琛任总理。公司在“招股章程”中强调:“……如有为外国人代购股票,及将股票转售、抵押于外国人者,本公司概不承认。”
漳厦铁路开工后历经近3年的时间,到1910年5月只基本完成嵩屿至江东桥东侧一段轨道,全程28公里。
1923年7月30日至10月10日,南军(闽南地方武装)与北军在嵩屿一带展开争夺地盘战争,漳厦铁路客货运输全部停止。1930年漳州嵩屿间的公路告成,火车遇到汽车竞争,居然惨败,堪称世界交通史上的奇闻。于是铁路营业,不得不宣告停止。漳厦铁路留给后人的,只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土堤和沿途几间破落的站房。(蓝天艺林植)
近代史上的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简介一、建立这三支海军的提议???? 丁日昌于1867年通过湖广总督李鸿章呈清廷的“预筹修约事宜”的条陈中,特别强调建立海军的重要性,并初步提出“变通旧制”的方案。他说:“自海氛搆衅,中国水师无能御敌,是不独师船不及轮船夹板,即沿海炮台,亦呆无所用,沿海兵制,亦散而无统。是以洋人游弋海上,厚集其势,由一路伺隙进攻,而中国必须处处设防,不能互为援应,正犯兵家备多力少之忌。此其所以不胜也。”因此,丁氏认为必须变旧制为新制,这就是“制造中等根驳轮船(即炮艇)……约三十号,以一提臣督之。分为三路:一曰北洋提督,驻扎大沽,直隶、盛京、山东各海口属之;一曰中洋提督,驻扎吴淤口,江苏、浙江各海口属之;一曰南洋提督,驻扎厦门,福建、广东各海口属之。”三路海军统一指挥,“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飞驰援应,如常山蛇首尾交至,则藩篱之势成,主客之形异,而海氛不能纵横驰突矣。”照如此做法,可以在海防上操主动权,克服敌人“由一路伺隙进攻”即不能应付的被动局面,克服“备多力少”的缺陷。丁日昌这个主张,尽管有左宗棠提出“划分三洋,各专责成,转生畛域”的不同意见,但无论是技术和建制上,对于海军建设都是一个跃进。丁日昌在升任江苏巡抚的第一年所拟的《海洋水师章程六条》中,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筹建海军计划。这个章程基本指导思想与上文所述一致,其不同处,除三洋中的北洋驻地由大沽改为天津,南洋驻地由厦门改为台湾之外,还有:(1)洋各增大兵轮三只。上文提到,丁日昌是主张用中型炮艇的,这显然是为了防守,要同敌人战于海上和外洋并有进攻之力,非有大兵轮不可,他称大兵轮为外洋水师“第一利器”,甚至说:“海上争锋,纵有百号之艇船,不敌一号之大兵轮船”。(2)沿海择要筑炮台,以“与治海水师轮船相为表里,奇正互用。”但炮台要克服过去的弊病,做到台之式、炮之制仿照西法,“演炮必求甚准,守台必求其人”。其他如练陆军、精制造等以与水师建设相配合等均有论述。二、近代海军的筹建???? 海防建设70年代初期始得清廷重视,并把它付之实行。但中国正规的、较大规模的筹建近代海军活动,是在1874年日军侵台以后。在中日交战过程中,处于前线的福州将军文煜、闽督李鹤年和沈葆桢首先看到日本兵舰的优越,从而想购买铁甲船以与之抗衡。他们说:“彼既利欲薰心,未必甘为理屈。而所以敢于鸱张者,则又窥中国器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