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铁塔_当阳市玉泉寺_金铁塔.docxVIP

中国第一铁塔_当阳市玉泉寺_金铁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铁塔_当阳市玉泉寺_金铁塔

中国第一铁塔当阳市玉泉寺金摘要文章叙述了当阳玉泉寺铁塔的历史。介绍了铁塔的细部构造、材料和浇铸工艺过程。关键词玉泉铁塔塔铭结构铸造铁塔AbstractThearticlenar2ratesthehistoryoftheironpagodaofYuquanTempleinDangyangCounty,HubeiProvince.Itintro2ducesdetailstructure,materialandcastingprocessoftheironpagoda.周天裕KeyWordsYuquanTemplethepagodaCastingIronpagodaofInstriptionofStructure玉泉山在鄂西当阳长坂坡西南12km,山之东麓的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当时智者禅师奉诏建寺“,雕檐绣拱,规制甚丽”,称“天下四绝”之一。至宋代,规模益为宏大“,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星环云绕,为荆楚丛林之冠”。(清《玉泉寺志》)。宋代的建筑和造像,已毁于兵燹,但同时铸造的铁塔,迄今仍巍然屹立,成为中国铁塔之宝。国家文物局已拨出巨款,作全落架扶正维修,对于铁塔的沿革、结构、金相组织及其铸造工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兹综述于后。1塔铭玉泉寺依复船山而建,中轴线上布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坐西朝东。寺前溪流横贯,此塔建在溪东的土丘上,丘南建有三园门青砖坊,皆偏离了中轴线。清《当阳县志》载“:铁塔在殿前,十三级,高七丈,重十万六千六百斤”(经实测塔通高17.9m)。第二层塔壁铭文云:塔系荆门军当阳县玉阳乡山口村八渠堡佛弟子郝言及其姨母等人,铁七万六千六百斤(约450t)铸造。县志所载“十万”当系“七万”之误。据铭文,建塔的目的一为做功德,奉佛;二为追荐先考先妣,祈求佛祖保佑“生界合家大小平安”。除郝言的亲属多参与了建塔外赞助者还有本县大梨庄韩天锡夫妇一家亦捐铁捐钱,地方官及邻县官吏、寺内僧众,亦都解囊相助,铸造了第三层,其铸造工匠及领班也亦有记载。铭文落款为“皇宋嘉六年八月十五日。”北宋嘉六年距今(1994年)933年,其间历经风雨战乱,塔并未遭到多大毁坏,只是须弥座上的金刚力士,被盗去两尊(已追回保管),第十三层翼角端的104个铸龙头,被打掉45个,风铎全无,只剩部分吊环。各层平座上的栏杆,仅存第十三层,且已断裂。塔身扭曲,偏离中垂线约38cm,北面基础微微下沉。全塔裂伤115处。原有构件274件,仅存54件。塔刹非宋代原物,系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塔铭谓此塔为“佛牙舍利宝塔”,因背倚玉泉山,故又名“玉泉铁塔”。2结构此塔由须弥座、塔身、塔刹组成,全仿木构楼阁式,塔身共十三层,每层有腰檐和平座。平面呈八角形,第一作者当阳市文化局工程师华中建筑1998Vol116No11119图2结构组合图(重修前倾斜状态)图1铁塔第一层平面侧面浮雕火焰纹,上面平台分八方,每方浅刻雕细密的波涛,七位仙人怀抱乐器,踏浪而行,一只乌龟跃出水面,引颈张望;第三层高16,直径189cm,侧面浮雕火焰纹,其牙八个隅角处,各铸仙山一座,上立金刚一尊,全身比例适度,戴头盔,披铠甲,前胸着护心镜,两腿叉开,右臂叉腰,左臂从肘关节处截断。牙以上有内收的合莲和壶门柱子,高27.5,直径151cm,平面呈八角,每面枋心内刻一武士坐像。再上有外展,高13.5,直径166cm,其上有方平,高15,直径190cm,八面枋心中刻二龙戏火珠浮雕。由第一层牙下皮起,整个须弥座通高174cm。塔身第一层高125cm,置在方平上,在平上面的八个隅角处,均有浅坑,为安装单钩栏的痕迹,除第十三层外,各层钩栏皆毁。塔身由壁、倚柱、地、壶门、小额枋、阑额、普柏枋、斗拱铸为一个整体,每层普柏枋以上有转角铺作及补间铺作各八朵。从须弥座底至第一层腰檐顶,通高299cm,腰檐最大直径266cm,仿木构建筑铸成瓦垅、勾头、滴水、檐椽、飞椽,八条垂脊的垂兽,以一尊武士坐像代替,翼角铸成龙头,龙嘴衔环,环中吊风铎(已毁)。视须弥座上所刻水云纹、火焰纹以及土丘、翼角风铎,似寓有佛门四大———地、水、火、风之意。第二层通高143.5cm,由平座、正身、腰檐三大构件组成(以上各层、形制雷同)。平座呈八角形,直径177cm,上枋厚4cm,下设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各8朵,斗拱出二跳,第一跳8cm,第二跳为偷心重拱造,长5cm。泥道拱长9.5cm(二至七层相同),泥道慢拱长17cm(二至四层相同),令拱长17cm(二至四层相同),转角令拱长13cm(二至四层相同)。塔身倚柱高65,柱径7,侧角4cm。未开壶门的四面塔壁,皆阳刻铭文:第一面专叙当阳县山口村郝氏祖先及捐铁居士郝言及健在亲属姓名,末行有“时皇宋嘉六年(1061年)辛丑岁八月十五日弟子郝言题”字样。第二面题当阳县众居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