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课件:ch7脂肪代谢.pptxVIP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课件:ch7脂肪代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课件:ch7脂肪代谢

Chapter 7 Fat Metabolism 脂肪代谢 (脂类代谢Ⅰ);7.1 脂类概述 7.2 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7.3 脂肪动员 7.4 甘油的氧化 7.5 脂肪酸的氧化 7.6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7.7 脂肪酸的合成 7.8 脂肪的合成;7.1 脂类概述 7.1.1 脂类的分类与结构;The structure of triglycerides: Glycerol 3 Fatty acids;磷脂酸;鞘脂(鞘磷脂和鞘糖脂)的结构;胆固醇的结构;7.1.2 脂类的生理功能 供能与贮能 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转变为各种衍生物参与代谢活动 ;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优缺点: 脂肪具有高度还原性,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是同等重量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多(~38kJ/g vs 18kJ/g)。 脂肪具有高度疏水性,因而不会增加细胞胞浆的渗透压,也不会因水化增加额外的重量。但消化需要乳化,运输需要其他蛋白质协助。 脂肪具有化学惰性,不易产生副反应。但C-C键的断裂需要激活。;7.2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7.2.1 脂类的消化 部位:小肠上段 ; 消化因素 胆汁酸盐(bile salts):乳化作用 脂肪酶(lipase) : TG 2-单酰甘油+脂肪酸 CHE CH+脂肪酸 PL 溶血PL+脂肪酸 辅脂酶(colipase) :帮助胰脂酶起作用;7.2.2 脂类的吸收;食物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7.3 脂肪动员(Mobilization of triglycerides) 指脂肪组织中脂肪在激素的调节下,被一系列脂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释放进入血液,脂肪酸以与血清白蛋白非共价结合的方式运输到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 ;;脂肪组织的脂肪动员过程;7.4 甘油的氧化 主要部位在肝、肾、肠。 甘油氧化通过三步反应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 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甘油激酶活性很低,所以不能很好地利用甘油。;;7.5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β-氧化的示踪实验(1904年) When dogs were fed with odd-numbered fatty acids attached to a phenyl group, benzoate was excreted; and when fed with even-numbered’s, phenylacetate was excreted. Hypothesis: When fatty acids are degraded, the b-carbon is oxidized,with two-carbon units released by each round of oxidation. ;Franz Knoop’s labeling Experiments (1904): fatty acids are degraded by oxidation at the b carbon, i.e., b oxidation ; 7.5.1 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部位: 以肝脏和肌肉组织最为活跃。 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脂肪酸的活化; 第二阶段: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第三阶段:β-氧化。;第一阶段: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与HSCoA结合生成脂酰CoA(高能化合物)的过程。 RCOOH+ATP+HSCoA RCO~SCoA+AMP+PPi 催化反应的是脂酰CoA合成酶(fatty acyl-CoA synthetase) 。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Synthesis of fatty acyl-CoA;在细胞内分别有内质网脂酰CoA合成酶和线粒体脂酰CoA合成酶,前者活化12个碳原子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后者活化中链或短链脂肪酸。;第二阶段: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在肉碱脂酰移位酶Ⅰ的催化下,以脂酰肉碱的形式通过acyl-carnitine/carnitine transporter进入线粒体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