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_理论与实证分析_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docx

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_理论与实证分析_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_理论与实证分析_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

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理论与实证分析———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示钱忠好张骏(扬州大学管理学院扬州225009)内容提要本文在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江苏省的经验带来的政策启示: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且要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关键词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果分析结构分析一、前言自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研究人员就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Summer(1981)、Schultz(1988)、Yang(1997)、Benjamin(2000)、KnightSong(1999)、赵耀辉(1997)、李实(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日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就业市场、获得良好收益工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农村教育投资能够提升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有效地增强人们的选择能力,进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越容易从事非农工作。赵耀辉(1997)在四川省的调查结果表明,教育对提高非农就业的概率有显著作用。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最高,初中文化程度次之,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概率最低。李实(2001)利用山西省10个村的数据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增加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机会。刘吉元(1991)认为,文化构成与劳动力区域流动性之间呈正相关。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掌握何种生产技能等因素对劳动力的区域性流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张林秀等(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不仅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获得非农3本文是钱忠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钱忠好等: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就业机会,而且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在经济萧条时期,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较好地避免被解雇的风险。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近几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以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个别年度甚至出现了下降。2005年,江苏教育投资总量达258124亿元,是1978年教育投资额的84倍,教育投资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2004年,江苏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8%,初中毛入学率达95%,高中毛入学率达60%,高等教育入学率达3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00—2005年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加,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长速度2000年为211%,2005年则降至115%。实际结果与政策预期相悖。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之所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失灵,其可能的原因在于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逻辑上分析,不同的教育投资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构成,并进而影响到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换言之,不同的教育投资结构对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会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尽管农村教育投资总额增加能从总体上提升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选择能力,进而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如果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则劳动力转移速度就会受到影响。现有研究对江苏现实缺乏解释力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差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以上的考虑,笔者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用。笔者试图通过对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研究,深化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关系的认识,并据以得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启示。二、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一)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Schultz(1988)认为,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体现于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身上的技术知识、工作能力所表现出来的资本。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