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历史借鉴 -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doc

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历史借鉴 -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历史借鉴 -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引言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开始,并且逐步加快。但是,上世纪30、40年代,由于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大规模侵华,中国国土大片沦陷,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 不过,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向西南地区的转移,以及众多的工商业和文化机构、学校的内迁,高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向西南的流动,使地处西南大后方的云南,加快了自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这是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同时也是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9′-29°15′,东经97°39′-106°12′之间。北与西藏、四川相接,东与贵州、广西接壤,南部、西部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为邻。全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云岭之南,故称云南。 全省面积三十九万四千余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黑龙江、四川、甘肃、内蒙的省区,居全国第八位。 全省人口约 4750万人。多分布在坝区,山区人口密度较小,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 全省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着“动、植物王国”的称号,丰富的资源为云南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广泛搜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站在今天云南工业发展现状的大背景中,联系实际,提出新的观点,得出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的原因。 讨论与分析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其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今天,在现实环境中,来看待那一时期云南工业的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同时,工业的发展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研究特殊时期云南工业的发展,是有利于和平时代云南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 一、抗战前的云南社会经济 从19世纪后半期,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门户洞开。中国的邻邦朝鲜、越南、缅甸等国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中国边疆出现了严重危机。云南与法国殖民地越南、英国殖民地缅甸接壤,直接受到严重的威胁。英法企图从云南打开进入我国的“后门”,以便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正如他们所说,要是腾越(今云南腾冲)成为英国在缅甸边境的“探听的耳朵”,以便“服务于英国及其他西方利益集团”。[1]从这里,“为中国西南无限的市场打开一个后门”。[2]正是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中国边疆省区的云南,较早地打开了国门。从1889年到1902年,云南的蒙自、思茅、蛮允、腾越等先后按照条约被迫开放,1905年昆明亦自开为商埠,这样“约开”和“自开”商埠的“五口通商”(蒙自、思茅、蛮允、腾越及昆明)中,云南的对外开放有了一定的规模。1910年,随着滇越铁路通车,一方面有利于英法侵略者的掠夺,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云南对外开放步伐,对云南经济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这样,从19世纪80年代云南机器局、云南招商矿务局的出现,开始陆续出现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官办工业和电报等近代企业。 辛亥革命以后,到抗日战争前期,云南先后由蔡锷、唐继尧、龙云掌权执政,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于是于1912年出现了中国民办的第一座发电站(昆明石龙坝水电站),1920年成立了官商合资的自来水公司,随后又出现了个旧炼锡公司、东川铜矿股份有限公司、大道生织布厂、云南纺织厂、电气制铜厂、云南运输公司以及设立富滇新银行,成立云南经济委员会等机构,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总体而言,云南的近代工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仅以1935年统计为例,在昆明采用动力机器业,规模较小,人数亦不多,其雇工在30人以上的近代企业仅有29家,职工2767人,占全市总人数13549人的20.42﹪[3]。而农业仍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产量极低,甚至在近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不能维持省内1200万人的粮食供应。 二、抗战时期云南工业发展迅速 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4年,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就提出,确定国民经济之中心于内地,并与国防为中心的腹地经济建设计划[4]。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不久,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把工业建设的重点明确地放在西南,“其地域以四川、云南、贵阳、湘西为主。”[5] 而云南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建设新云南,也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战争全面爆发前,即抓紧规划、开发和经营,为此成立了以缪云台为首的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并已采取了若干措施,为云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底,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不断溃退,伴随而来的是中国政治中心的大转移,沿海工厂企业大量内迁,国民政府以行政、财政、金融以及经济技术力量,大力开发西南,采取了促进军需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云南经济建设出现一个高潮。 国民政府开发云南,主要是通过资源委员会来进行。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1932年成立,开始时人数不多,仅几十人而已,事业发展却很快,但到抗战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