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检验工作者
谈一点对检验工作的感想
我从医学专科院校毕业到参加工作,至今已历十年,在大量的日常工作的实践中,我已深感和意识到,要胜任医学检验这一光辉神圣的职业,光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实践操作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困难、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具备灵活清醒的头脑,沉着稳重、临危不乱的心态,需要我们始终有一颗爱心,多一份细心,具体来说:我们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或素养:
一、与病人打交道的能力:
我们虽不在临床一线,但也要与病患接触,我们经常要从他们手中接过检样,给他们采血,发放报告单,回答他们的提问,我们经常需要了解到有利于控制检验误差的相关的辅助信息,也要向他们问询,这就有个经验和技巧的问题,显然,遇到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的人,谈话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一些病患的心理,才能在工作中处于主动。
比如说,采指血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骄气而抗拒强烈的小孩,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说服他们配合我们的检验?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经验,那么,小孩子的哭闹声就将在化验室门口持续很久,不但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并且影响排队在后的病人的心情,担误他们的诊疗。有的检验员一遇到这样的小孩子心情就很烦燥,不乐意给他们验血,甚至叫家属去退费;有的人则强行采血,结果孩子因为过度抗拒和紧张而毛细血管收缩,针后挤不出什么血来;有的人则只知道说几句空洞的安慰词,结果并没有起到稳定其情绪的效果。有经验的人则不然,他们首先会面带微笑,让孩子心理上放松一些,并且他们会非常和蔼的和孩子交谈,说:“阿姨给你看看手手,小朋友别怕啊!……你现在长大了,阿姨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放心,我会很轻的给你扎的,不会痛的啊,因为你是个乖孩子,阿姨不忍心扎痛了乖孩子的……”如此一步步的瓦解其心理抗力。
又如,有时因为病人的血样不合要求,而我们需要他们重抽血时,有的人不顾病人的痛苦和抗拒的心理,直接就说:“护士没有把血抽好,赶紧去重抽!”也不知道说得谦逊一些,委婉一些,我们可以说:“对不起,你的血样没有按照要求抗凝,已经凝固了,而你这项检查是必须提供抗凝血的,所以,很抱歉,只有麻烦您再跑一趟了”。并且我们最好是亲自带着病人去护士那里,亲口告诉护士该怎样取血,而不要让病人去对护士说,那样,他们会因为不懂,害怕自己转诉你的话出错或害怕护士听错而再次发生差错。
又如,很多的检验员在验大便时,总是冲着拿着便盒的病人说:“打开!”验好后,便指挥病人把盒子扔进废物桶,因此也频频造成病人心理上的抵触和不快,其实病人在医院交了检验费,就应该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我们怎能让病人自己去打开便盒和处理残样呢?这就如同,我们在餐馆里用餐,却被人强迫扫地洗碗、收拾桌子,这样合理吗?对病人公平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马上接下纸盒,叫他们在外面稍等啊!
再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患乞求的说:“医生,请你帮我仔细查一下啊!”有的人,一听到这样的话就不悦,因为它隐藏着对检验人员的不信任,因而工作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比平时还要马虎一些;而我觉得我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的心情,包容他们,爱他们,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业。所以,遇到这样的病人,我就会尽量的多在显微镜下看几眼,有时候经验明明告诉自己没必要再看下去了,可是装模作样的也要再拖延一阵,这样就能让他们感觉到:我是认真慎重了的,并没有草草了事的,这样,就是送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减轻他们对结果不准确的焦虑。
再比如,现在手机已经普及,我们检验人员几乎人手一机,并且都会带到工作中,因而,工作场所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许多人还喜欢把振铃声调得很大,我经常看到刚刚还在用心工作的同事因为手机一响,急忙放下工作去接听电话,且往往一聊就是好一阵,却不顾及正在一边焦急等待报告单的病人,有的人做得虽然好一点,工作时手机响,并不马上接听,而是先把事情做好,可是他们也忽略了一点:病人听到你手机响,他们心理上起了微妙的变化了,他们会怀疑:你手机在响,你不会分心吗?你真的还能一心一意的为我做检查吗?你难道不会图快而敷衍了事?显然,工作时的手机铃响必然会影响到病人的心情,会引发病人一些不必要的怀疑和不愉快,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对病人来说是不够负责和体贴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工作时(特别是门诊一线的检验人员)应该将手机设为振动或无声,我发现目前还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和认真去这样做的。
还有,我们会遇到来自他们的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询问,有很多问题限于我们的知识,可能根本回答不了;有的检验涉及到绝症,当结果很不理想,在病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