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蒙古族婚俗的草原文化特色_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试析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蒙古族婚俗的草原文化特色———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刘春玲(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白城137000)摘要: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草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力图以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蒙古族婚姻习俗为切入点,从聘礼形式、求爱手段、新郎的装束、崇尚白色、请喇嘛诵经保佑等几方面来透视和分析蒙古族婚俗中的草原文化特色。同时,草原文化又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历来有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蒙古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汉、藏、满等民族的先进文化,还包括对西方文明的接纳和吸收,在与不同文化的相互吸纳、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关键词:蒙古族;婚俗;草原文化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8)0220033204一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国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蒙古民族是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草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期的放牧生活,个体放牧业的劳动特点,决定了蒙古牧人开阔的胸襟和豪放质朴的性格,也铸就了特有的草原文化特色。民国时期,东北三省的蒙古族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蒙古族的婚礼分为大娶和小娶。大娶,相当于汉族的明媒正娶,有聘礼和正式的迎娶仪式,小娶,则是由于男方缺乏聘金,娶不起女方,则入赘女家,等以后攒够钱之后再补正式的婚礼。如果男人终身无力攒够钱举行正式的婚娶仪式的话,那么女方则终身垂髻。“蒙籍婚礼有大娶、小娶之别。大娶,聘用牛、马,多寡视家丰俭,首饰必备,或以一期,或分为二期纳之。迎娶之时,先馈牛、马四头,婿赴女家,宿留兼旬,名曰‘吃筵’。届吉,宴亲族、邻里。小娶,乃贫不能具礼者入赘女家,其女终身垂髻,非待婿充裕补行大娶之礼,不得易为妇妆。”[1]蒙古族的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发根扎红绳,结婚以后就改梳发髻,盘在头顶上,因此,发髻盘在头顶上就意味着女人是明媒正娶过来的,垂髻则意味着女人是被小娶过来的。婚嫁仪式基本上包括定亲、下聘礼、迎亲、送亲等仪式。定亲。男方父母看中某家的姑娘后,便托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择偶标准大体上是选择门户相当的人家。“门户相当人家,大率由媒妁介绍,双方同意后,女家先访男家,于是男家携赠品回访;又合意,则订立婚约。”[2]下聘礼。女方同意后,男方的老人、媒人和未来的女婿,一起带着彩礼到女方家。彩礼包括牛、马、羊、钱款、衣物、绸缎和首饰等。过多少彩礼,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互相议定。男家来女家下聘纳礼,女家要设置酒席,盛情款待。男家首先要向女方家长敬酒,献哈达。媒人向亲友介绍成婚经过,收稿日期:2008-04-01作者简介:刘春玲(1973———),女,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在读博士研究生。33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女婿要在席间向岳父母跪拜认亲。过礼后商定婚期,两家着手准备正式迎亲。迎亲。蒙古族接亲的仪式要在女方家举行。接亲队伍进女家院门时,新娘的嫂嫂、妹妹端上奶酒、奶制品热情迎上去,送到新郎面前。第一杯奶酒要洒祭天地,第二杯便请新郎一饮而尽,这时男方随去的歌手要唱赞歌答谢女方的盛情。接着,女方家便要为新郎设以神秘而逗趣的“求骨宴”,这是接亲的重要一环。“求骨宴”是由新娘的嫂嫂和妹妹来陪新郎,席间,新郎要想方设法向女主人求取“沙嘎”(即羊踝骨)。如果新郎得不到“沙嘎”,就不能把新娘子接走。因为这是结婚的重要标志和信誉物。在“求骨宴”上,女主人故意考验新郎的脾气和忍耐力,百般刁难新郎。她们用蒙古刀叉一块肥羊尾,敬新郎吃,新郎刚想吃,叉肉的刀故意移动,让新郎出丑,席上众人开怀大笑。尽管如此,新郎更要百般顺从、忍耐,要千方百计寻到“沙嘎”,这时,陪郎和歌手们要站在一旁陪歌、助兴。新郎把新娘接到男方家后,要举行“祭火”仪式。在院中心笼起一堆火,新郎新娘向火堆祭洒奶酒,跪拜叩头。然后新娘向新郎的父母叩拜认亲,新郎新娘互拜。“祭火”仪式后,新郎新娘入洞房,举行“赞荷包”的仪式,这一仪式是由赞词人按照新娘亲手为新郎绣的荷包的图案,即兴说唱赞歌的词曲,唱罢,亲友即赴喜宴。送亲。婚礼的尾声是送亲,即欢送女方来的亲友。新郎要换上新装,头戴红缨帽,带上骑手们,把女方来的亲友们欢送到村外。这时要举行“抢红缨帽”活动,这是一场男女双方比赛智慧,比赛马技的角逐。婚后第三天和第七天,女方亲友来送礼。过三个月后,新郎带新娘回娘家,向所有送礼的亲友还礼,亲友们请新郎和新娘到家做客。在蒙古族的结婚礼俗中,以下几方面体现着草原文化的内涵。以牛马为聘礼。在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中,牛、马、羊必不可少,它们不仅是蒙古族驰骋草原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重要食物来源,因此蒙古族视牲畜为重要资产,娶妻以牛马为主要聘礼。普通人家的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文专题小学人物语言描写训练作文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课件.pptx VIP
- 颈椎病的MRI诊断(黄仲奎).ppt VIP
- 3.1代数式(第2课时代数式求值)(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pptx VIP
- 中国现代渔业.ppt VIP
- 湖北武汉2024届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颈性眩晕研究的新进展课件.ppt VIP
- 导学案 数学活动 拼图小游戏与密码中的数学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第20讲-曲线系及其应用(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