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an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及血液学指标变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ian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及血液学指标变化
唐蕊 赵明哲 庄向阳 王尚臣 韩壮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一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血液学指标参数。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63例联合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与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6例患者单用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2周时临床疗效及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较对照组无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能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负荷剂量;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血液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97-02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卒中二级预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有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降低缺血事件的风险[2],但是,另一方面,MATCH研究发现,既往有卒中或TIA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减少主要的血管事件方面并不优于单用氯吡格雷[3]。CHARISMA研究表明联合用药较单用阿司匹林在减低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方面不具有显著优势[4];另有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增加中重度出血的风险[2-5],鉴于这些临床研究,美国心脏指南不推荐联合抗血小板用于缺血性卒中和TIA。近期,我国的CHANCE发现短期联合用药疗效好,并未增加出血风险[6]。这些先前的研究对于药物安全性往往着眼于恶性出血事件,,对于用药后的实验室参数研究较少,本文评估并比较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短期有效率及血液学参数,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一科住院的12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组63例联合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2入选标准
年龄18-8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就诊时间在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2004年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7],脑梗死经头颅核磁确诊。
1.1.3排除标准:
出血性卒中,心源性卒中,既往曾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严重意识障碍(GLS小于8,NIHSS超过25分),确诊的恶性肿瘤,近1个月活动性溃疡,严重肝肾损害,未经控制的高血压,即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10mmHg,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小于100times;109/L),近期手术、创伤史。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首次给予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之后给予氯吡格雷75mg治疗90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治疗14天,对照组首次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嚼服,之后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分别进行NIHSS评分,观察治疗1周时神经功能进展率和治疗2周有效率。进展判定:NIHSS评分升高ge;2分,复查头颅CT或核磁发现梗死病灶扩大,排除出血性转化。有效率判定:[(治疗前NIHSS-治疗后NIHSS)/治疗前NIHSS]times;100%,ge;18%为有效,<18%为无效。
血液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血凝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xplusmn;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1周时进展例数减少,治疗2周时有效率增加,统计学差异有意义,见表2。
2.2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2周时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见表
3 讨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很多国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指南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张炼.doc
- 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doc
- 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研究与运用.doc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应用.doc
-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doc
-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doc
-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应用.doc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与应用.doc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杨阳.doc
-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浅析.doc
- icam-3蛋白表达在预测宫颈癌放射抵抗性中的应用.doc
- icp测定土壤中的k,na,ca,mg,fe.doc
- icp测定岩石样品中的cu,pb,zn,mn,ni.doc
- icp监测联合血肿穿刺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doc
- 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男性不育(附34例报告).doc
- icu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及临床分析.doc
- icp测定岩石样品中的cu,pb,zn,mn,n马国山i.doc
-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分析 彭丽岚.doc
- icu 患者早期活动的意义和研究进展.doc
- icu 危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进展.doc
最近下载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专题讲座.pptx VIP
-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docx VIP
-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GB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B-T 17799.2-202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pdf VIP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6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doc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录.PDF VIP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