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历史平泉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泉历史平泉历史

魅力平泉之历史篇 【历史起源】平泉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1985年,在河北省文物局部署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在位于县城南约17公里的黑山口村大南山山腰处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獾洞。在洞中,共清理出石器50余件,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动物化石。石器中有经过打制的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长度均不超过5厘米;还有一些未经加工的石球(河卵石),直径7厘米左右。动物化石中可辨认的主要有原始牛(角)、普氏羚羊(角、肢骨)、野猪(颌骨)、鸵鸟(蛋)等。老獾洞遗址的发现,把平泉的历史追溯到了五万年前。它令人信服地说明,早在五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踏上了这方沃土,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了。 旧石器时代,人类依洞穴而居,对环境是有要求的,一般要选择向阳、背风、近水的地方。老獾洞山脚下的瀑河,是先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河,是平泉最早的母亲河。 鸵鸟是生活在气温较高条件下的鸟类。由于在老獾洞遗址的动物化石中发现了鸵鸟,因此可以断定,当时这里的气候要比今天温暖的多,那时雨量充沛,山岭之上也不像今天这样光秃秃,而是植被茂盛,树木苍翠,绿草如茵,适合动植物的生长,适合人类的生存。 尽管当时气候比较好,但老獾洞先民往往面临着难以想像的困难,如洪水、狂风、猛兽等。还有,他们以采集与狩猎为生,狩猎主要靠棍棒和石块,要想追赶和捕获疾驰如飞的四腿野兽,其成功率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到了严寒的冬天,由于难以寻找食物,往往就要挨饿,老獾洞人是靠着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才得以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隶属沿革】平泉,远在战国时已纳入燕的版图,西汉初设县。在以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时是畿(jī)辅重地,有时是荒凉的游牧区。朝代更迭,几度兴衰,历经风云变幻…… 战国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大败东胡,北筑长城后,县境为燕国右北平郡领地。 西汉仍属右北平郡,汉高祖十二年郡下置县。 东晋太和五年,前秦灭前燕,县境为前秦幽州属地。 北周为北齐营州刺史高保宁割据地。 唐开元二十一年,全国分十五个道,县境隶属河北道。 唐天佑四年,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耶律阿保机统一邻近各部,县境成为契丹领地。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正月,辽建中京(宁城大明城)。县境属辽中京道大定府。 金初为中京道大定府。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中京道为北京道,县境属北京路大定府。 元时,县境属辽阳行省北京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改大宁路为武平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改武平路为大宁路,隶属山北辽东道。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大宁路为大宁府,后废。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置大宁都指挥司,不久又改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辖十卫,平泉境属会州卫。 明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复改为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由大宁迁保定。原宁王封地,赐乌梁海三部,县境属朵颜卫游牧地。明末,朵颜卫改称喀喇沁,县境为喀喇沁游牧地。 明崇祯二年(1629年),喀喇沁部苏布地率部归附后金。 崇祯八年(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分喀喇沁部为左右翼两旗,隶卓索图盟,县境属喀喇沁右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划喀喇沁右翼旗部分属地建喀喇沁中旗,县境属喀喇沁中旗。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设八沟直隶厅。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降八沟厅为平泉州,隶属承德府。 1913年(民国2年),改平泉州为平泉县,隶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隶属热河道。 1928年(民国17年)9月17日,改建热河省,领属平泉县。 1933年3月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泉。7月,伪平泉县公署拼凑出台。 1937年7月,平泉县并入宁城县。 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热南地区,8月建立承(承德)兴(兴隆)平(平泉)联合县,10月随大军转移,县建置撤销。 1943年5月,建承(承德)平(平泉)宁(宁城)联合县,辖6个抗日游击区政权。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平泉县隶属热河省热中专属。 1946年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攻占平泉县城,平泉县政府移于小寺沟。4月,分平泉县为平泉、宁城两县,平泉县政府设于党坝。1947年2月,以平泉街为界,南为平泉县,北建平北县(平凌县)。1947年10月,奉冀东区党委指示,撤销平泉县,所辖区与青西县合并为青平县。1948年5月26日,平泉解放,平凌县政府进驻平泉县城,奉热中专署令改为平泉县。热中专署撤销后,由热河省直接领属。 国民党军队占领平泉县城后,随即组建起平泉县政府,遥领县境南到宽城,北至天义。实际只在县城周围实施统治,直至1948年5月25日溃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平泉仍由热河省直接领属。 1955年4月,平泉县人民政府改称平泉县人民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