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4 山地的形成-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
专题14 山地的形成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热点题型一
例1、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答案:C
【提分秘籍】
1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2.断层的判断方法 [来源:Z*xx*k.Com]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如右图,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B
热点题型 河流地貌的发育
例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地貌成因。甲为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从上游山区携带大量泥沙,到入海口处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 学科~网
答案:C
【提分秘籍】
1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2.利用河流地貌的发育巧判河流各河段
(1)利用堆积地貌类型判断河段,如下图所示:
(2)利用堆积地貌形态景观图判断河段,如下图所示:
(3)利用河水水量及流速判断河段。
一般情况下,水量小、流速快的河段多是上游河段;水量较大、水流较慢的河段多为中游河段;水量大、水流缓慢、河面展宽的多为下游河段。
(4)依据人类活动状况判断河段。
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河段,人类的活动较少;河流的中下游河段,人类的活动密集。
【举一反三】
(2015·广东)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B
热点题型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例3.【2017江苏地理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B.2?C.3?D.4
【答案】5.B6.B
【解析】
5.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6.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新 [来源:Zxxk.Com]
↓ [来源:学科网]
老 [来源:学科网ZXXK]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A B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8 气压带和风带-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07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09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 专题09 常见天气系统-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10 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原卷版.doc
- 专题1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解析版.doc
- 专题08 气压带和风带-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doc
- 专题1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原卷版.doc
- 专题09 常见天气系统-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doc
- 专题10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 专题17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1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19 电势、电势能、电场强度-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解析版.doc
- 专题1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doc
- 专题14 山地的形成-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原卷版.doc
- 专题17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doc
- 专题19 光合作用-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 专题20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静电现象-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解析版.doc
- 专题20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静电现象-六年高考_2011-2016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_原卷版.doc
- 专题18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2018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_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