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举升理论 三、泵的漏失 (1) 排出部分漏失 (2) 吸入部分漏失 (3) 其它部分漏失 影响 泵效 漏失 如油管丝扣、泵的连接部分及泄油器不严等 漏失很难计算,除了新泵可根据试泵实验测试结 果和相关式估算外,泵由于磨损、砂蜡卡和腐蚀所产 生的漏失以及油管丝扣、泵的连接部分和泄油器不严 等所产生的漏失很难计算。 12 πDe g ΔH πDe g ΔH 12υ ? πDeυ p 2 13 人工举升理论 柱塞与衬套间隙漏失计算 3 12υ l 静止条件下的漏失量:q1 = q 86400 ηλ βηB Qt ηL = 1 ? 1 l 1 2 . 3 总漏失量为:q = q1 ? q2 = 所以只考虑柱塞间隙漏失时,漏失系数为: 14 人工举升理论 四、提高泵效的措施 (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 ①选用长冲程、慢冲次,减小气体影响,降低悬点载 荷,特别是稠油的井。 ②连喷带抽井选用大冲数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 ③深井抽汲时,S和N的选择一定要避开不利配合区。 (2)确定合理沉没度。 (3)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蚀性能。 (4)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损失 (5)合理利用气体能量及减少气体影响 15 人工举升理论 1 2 3 a 简单气锚 1—孔眼; 2—吸入管; 3—外筒 4 5 6 7 b 井下分离器 4—中心管; 5—外筒; 6—套管; 气 7—封隔器 油 重 力 式 气 锚 分 离 原 理 16 人工举升理论 旋流分离器 利用离心力原理分离气液(固)体。 气液(固)混合物由切线方向进入分 离器后,沿分离器筒体旋转,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与液(固)体颗粒的密度成正比。 液(固)体颗粒的密度比气体大得多,于 是液(固)体颗粒就被抛到外圈(靠近器 壁),较轻的气体则在内圈。被抛在外圈 的液(固)体颗粒继续旋转,并向下沉 淀,最后到达锥形管聚集后从下部出口放 出,内圈的气体则从上部出口放出。 人工举升理论 Pmax f r = σ max Pmin f r = σ min 第五节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 一、抽油杆强度计算及杆柱设计 抽油杆设计:抽油杆柱的长度、直径、组合及材料。 抽油杆柱工作时承受着交变负荷所产生的非对称循环应 力作用。 在交变负荷作用下,抽油杆柱往往是由于疲劳而发生 破坏,而不是在最大拉应力下破坏。因此,抽油杆柱必须 根据疲劳强度来进行计算 17 100~120 90 70 -2 许用应力/(N.mm ) 镍钼钢 镍铬钢、铬钼钢 普通碳钢 抽油杆材料 18 人工举升理论 σ ?1 K [σ ?1 ] = σ c = σ aσ max Pmax ? Pmin 2 f r = σ max ? σ min 2 σ a = 强度条件: σ c ≤ [σ ?1 ] (一)抽油杆强度计算方法 1.И.А奥金格公式 折算应力=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幅 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应力/安全系数 循环应力幅 图3-29 修正古德曼图 安全区 人工举升理论 2.修正古德曼图 T 4 强度条件:σ max ≤ σ all ×100% 19 σ max ? σ min σ all ? σ min PL = 应力范围比: 抽油泵 套管 PL1 = PL 2 = ...... 20 人工举升理论 (二)抽油杆柱设计步骤 (1) 不等强度设计方法 PLi 100% 油管 (2) 等强度设计方法 PLi 100% 21 人工举升理论 二、有杆抽油井生产系统设计 有杆抽油系统组成:(1) 油层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内容: (2) 井筒 (3) 采油设备(机、杆、泵等) (4) 地面出油管线 (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2) 采油设备(机、杆、泵等)选择; (3) 抽汲参数(冲程、冲次、泵径和下泵深度等)确定; (4) 工况指标预测。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目标: 经济、有效地举升原油。 22 人工举升理论 (1) 油井和油层数据; (2) 流体物性参数; (3) 油井生产数据。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理论基础: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基础数据: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依据: 油藏供液能力 人工举升理论 Pwf hf 有杆抽油井生产系统设计思路: Pc Pt P、T Pin hpump h qi q Pout Pwfi (1) IPR计算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