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术切口的分类、感染诊断标准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切口的分类、感染诊断标准附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
药物表
( )
一 切口分类
1. Ⅰ类切口 为无菌切口,指局部无感染、非外伤的、未进入空腔脏
器(胃肠、胆道、呼吸道等)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术及闭合性
骨折切开复位等。
2. Ⅱ类切口 为可能感染切口,包括:①某些脏器手术的切口可能受
到污染,如阑尾、胃、肾、肺、子宫切除术等;②手术区域皮肤不易
彻底灭菌(如会阴、阴囊部手术);③新近愈合的切口需再次切开手
术,如腹部手术出现并发症需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
需再次切开剖腹探查止血等);④伤口6h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3. Ⅲ类切口 为污染切口,包括:①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
近感染区,如胃、十二肠溃疡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
或窦道切除缝合的切口等;②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
等;③某系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等手术。
在个别病例中,切口分类有困难时,一般可定为下一类,即不能
确定为Ⅰ类者可定为Ⅱ类;不能定为Ⅱ类者可定为Ⅲ类。
(二)切口等级
1. 甲级 以“甲”字表示,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 乙级 以“乙”字表示,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
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
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为了统计缺
点的性质,可在“乙”字后面加括号注明情况,如“乙(血肿)”。
3. 丙级 以“丙”字表示,切口化脓,并因切口化脓需将切口敞开
或切开引流者。
(三)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中华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手术
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
1. 表浅手术切口 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或位于筋
膜层以上的肌肉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d内。
⑴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表浅切
口有红、肿、热、疼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
口感染。
⑵病理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①切
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不
能用“创口感染”一词;②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不属于切口感染;③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者也不属于切口感染。
2. 深部切口感染 植入物体后30d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一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
关且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⑴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从深部
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②切口
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体温高于
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③再次手术探查,经病理学或影像学
检查发现有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迹象;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
部切口感染。
⑵病理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3. 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d内、有植入物手术
后一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但涉及手术切口以外的任何器官(或腔
隙)的感染,如阑尾手术后的隔下脓肿。
⑴临床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引流或
穿刺发现脓液;②再次手术探查,经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
官(或腔隙)有感染的迹象;③临床医生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⑵病理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①临
床或(和)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为阳
性,亦可以诊断;②手术切口浅部或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
部感染;③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需再次手术
者,应视为深部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INFECTION,SSI)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
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 SSI约占全
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 】
SSI “
的概念比 伤口感染 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
和腔隙的感染
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
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
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