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汕头市2012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
12.隋唐大运河到元代大运河的路线变化说明(见图6)
A.西部地区日渐落后 B. 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南移
C.北方地区不断衰落 D. 东部南部成为政治中心
13. “刺桐”(今泉州,见图7)上面的尖顶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顶象征,中间凸起的空洞代表中国的天圆地方,穿着僧袍戴着僧帽的是基督教中的天使,他有四个翅膀,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丞相级别的天使,所以民间叫他“番丞相”,天使中间的希腊式十字架下面的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天使呈道教的叠坐形状,底下是道教的祥云,飘带是中国传说中的飞天。“刺桐十字架”清代“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种现象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 晚晴统治的腐败
C.国内政局的动荡 D. 西方思想的冲击
16.右图(图8)中的人物可能属于
A.改良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17.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 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1930~1936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以实现国家工业化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
一一《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1750年1800年1850年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3.5.0% 48.0% ——引自《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材料三: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及影响。(10分)
(2)归纳材料二的现象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8分)
39.(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六世纪前后西欧国家认为: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谁控制了世界财富,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材料二: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的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工业力量的总和,但英国的人口有限,而当时主要的欧洲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
材料三:贸易战争: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C D A D B C A B C D C
二、非选择题
38.答案要点:(共24分)
(1)变化特征:西汉至盛唐,西部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唐朝后期至元朝,西部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分)西部地区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少数民族内迁,增加了西部地区的人口。安史之乱,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 1 -
图6
图7
图8
1760年
1.8%
1830年
9.5%
19.9%
1860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