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第3讲

跨细胞途径 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腔面膜入胞,再经基底侧膜转移出胞,进入血液或淋巴。 (二)吸收途径与机制 Dept Physiology, TMMU 1. 吸收途径 旁细胞途径 通过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再入血液或淋巴。 主动转运---Na+泵、K+泵、I-泵等 被动转运---扩散、渗透和滤过 入胞、出胞 2. 吸收机制 Dept Physiology, TMMU 二、主要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 水 无机盐 糖 蛋白质 脂肪 胆固醇 维生素 水是被动吸收 (一)水的吸收 Dept Physiology, TMMU 主要驱动力--- Na+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粘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 吸收部位 消化道各段 吸收量 几乎全部被吸收 吸收机制 1、钠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97~99% Na+主动吸收 Dept Physiology, TMMU Na+顺浓度梯度(转运体) 肠腔→肠粘膜上皮细胞 Na+ 顺浓度梯度 Na+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血管 逆电-化学梯度 Na+逆电-化学梯度(钠泵) 肠粘膜上皮细胞→血液 小肠每日吸收的Na+量为20-30g 高吸收率 中吸收率 低吸收率 极低吸收率 Na+/葡萄糖、 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 Na+/H+交换体 并行的 Na+/H+、Cl-/HCO3- 交换体 Na+通道 空肠 空肠 十二指肠 回肠 回肠 近端结肠 远端结肠 肠 腔 肠 腔 肠 腔 肠 腔 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 吸收量 约1mg/日,吸收量与机体需要量有关 吸收机制 转铁蛋白Tf,主动吸收 2、铁的吸收 Dept Physiology, TMMU 高铁(Fe3+) 亚铁(Fe2+) VitC/胃酸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Fe2+ Dept Physiology, TMMU 肠腔 小肠上皮细胞 血管 小肠,尤其十二指肠 吸收部位 吸收状态 可溶性钙 吸收机制 钙结合蛋白,主动转运 Dept Physiology, TMMU 3、钙的吸收 肠腔 小肠上皮细胞 血管 草酸 与 肾结石 草酸,又名乙二酸, 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 例如,菠菜、觅莱、空心莱、芥菜含草酸量比较高。 研究显示, 在肾结石患者中, 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的占 70-80%。 在正常人尿液中, 钙浓度比草酸浓度高5至10倍。如果饮食中摄入较多的草酸, 就会导致草酸钙过度饱和, 迅速形成草酸钙结晶沉积。 防止饮食中 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与 钙含量高的食物 同食。 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 脂肪酸、肠酸性环境 促进 钙的吸收 磷酸盐、草酸 妨碍钙的吸收 影响因素 菠菜豆腐汤??? (三)糖的吸收 Dept Physiology, TMMU 葡萄糖的吸收 继发性主动转运 形成Na+-载体-葡萄糖复合物,1分子葡萄糖和2个Na+同向转运入细胞内 Na+由钠泵泵出,葡萄糖易化扩散入血 (四)蛋白质的吸收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羟基肽酶 氨基肽酶 双肽酶 吸收机制 继发性主动转运 与Na+耦联吸收 蛋白质 氨基酸 蛋白酶 水解 Dept Physiology, TMMU 食物过敏反应 1. 当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被肠粘膜吸收以后,就成为了异体蛋白。 2.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全力攻击。 3. 于是肠粘膜开始广泛充血水肿,出现无菌性炎症。 -------未消化完全蛋白质被微量吸收 -------大多属于Ⅰ型过敏反应 * 葡萄糖的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 都和 钠离子 同向转运 ! (五)脂肪的吸收 2. 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循环。 1. 长链脂肪酸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 (七)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B12 脂溶性维生素A、D、E、K 小肠上段 水溶性维生素   回肠 易化扩散 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 与脂肪相似 (与胆盐结合水溶性复合物) 小肠 上段 Dept Physiology, TMMU 小 结 一、吸收过程概述 吸收部位 吸收的途径和机制(重点) 二、小肠的吸收功能 三大营养成分的吸收(重点) 铁、钙的吸收 Dept Physiology, TMMU 糖、蛋白质和脂肪产物在小肠的吸收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