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志刚工作室贵州镇远旅游发展策划全案附件二(定位篇-文化产品)
附件二:蚩尤文化的旅游产品表现形态
口传历史艺术化——苗族各地许多古歌、史诗和神话都把苗族历史追溯到长江中下游“三苗”时期和更早的居住黄河中下游的蚩尤时代。可将这些资料整理成文、形成符佑(比如蚩尤像就既可作为驱邪的神物,又可作为战无不胜的祝祷),或演绎成说唱和歌舞(如西藏的《格萨尔王》说唱和戏剧特别吸引游客),还可将这些神话传说与风景名胜挂钩,让人们在苗族艺术形式上领略蚩尤文化的神韵。另外,苗族的诗文如:
daibliex laibliul gangt/daibniu laibmangl sait/qebleihmub
这些文字形状结构介于拼音和英文之间,用精美的线条织成装饰品,或者写成含有祝福意味的工艺品,即可成为富有吸引力而且价值不菲的旅游商品。
1)《蚩尤的神话》说,苗族最先住在黄河边上的蚩尤坝里,蚩尤带领八十一个兄弟,种庄稼,建城池,神鸟带他去找药,他又发现铜,冶炼铜,制兵器。黄龙公来攻打,蚩尤头戴牛角帽,身穿牛皮袍,挥舞铜宝剑,杀退了敌人。黄龙怕铜(现在人们还说龙怕铜),逃跑了。黄龙公又用宝葫芦来收苗家,蚩尤就用火烧葫芦。雷老五假意拜蚩尤为兄,向蚩尤学到了医药和冶炼铜造兵器之术,还骗走了蚩尤的铜板斧。最后,黄龙公联合赤龙公和雷老五一起攻打蚩尤,蚩尤牺牲,苗众渡黄河南迁。
2)《西部苗族古歌》有三十多首是唱叙蚩尤的强盛和蚩尤失利被迫迁徙的历史。其中,《根支耶劳、革缪耶劳和耶召玖副蒿之歌》叙述古时候苗族(古歌称“髳”)住在“东方大江边”,土肥粮丰,人畜兴旺。后来,“沙召玖帝敖”来攻打。“沙召玖帝敖”意思是“沙族那位年轻的姑爷”,“沙族”即夏族,称之为姑爷,表明苗汉先民的亲戚关系。沙族来攻打,打不赢,就和谈,这时,苗族放松了警惕,被打败,便牵着牛渡过浑水河(即黄河)来到笃那依摸(即长江)边,后又被打败,不断向西南迁徙。《苗族迁徙歌》说,古时候,苗族住在“直米立”(即今河北),建立城池(蚩尤城),生活美好。首领叫格蚩尤和格娄尤老。后被沙召觉帝敖攻打,格蚩尤老败,迁徙。渡黄河,到长江边,后又迁到贵州的黔西、大方一带,依附于彝族奴隶主,奴隶主的姑娘出嫁,苗族陪嫁,到威宁、赫章一带。古歌叙述蚩尤和苗族迁徙脉胳清楚,与多种资料相印证,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古歌中的格蚩尤老即蚩尤,“格”是祠头,无意义,“尤”和“尤老”,苗语音译,意思都是“首领”、“尊敬的老爷爷”之意。“蚩”为氏族部落名。《续夷坚志》卷四云:“华州界在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阚”与“格”、“革”近音,古人用汉字记苗语时,可能按汉族姓氏习惯,把“格蚩尤老”的“格”记为“阚”,认为是姓。其实不然。不过可以看出古人记“蚩尤”和“阚”姓,都是用汉字记苗语。苗族古歌《格炎爷老和格池爷老》中的“格池爷老”也就是蚩尤,这是翻译上的问题。
3)《战争与迁徙》,这首贵州大方苗族古歌详细地叙述了苗族先民在黄河北岸与黄帝进行多次战争,很残酷,很激烈,最后失败了,被迫迁徙。这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历史书。
4)中部苗族即贵州黔东南苗族的《苗族古歌》(田兵编选,1979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和《苗族史诗》(马学良、今旦译注,1983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内容基本相同,都是用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蚩尤与黄帝争战的历史。古歌唱道,苗族第一个始祖叫姜央,他与雷、龙、虎、蛇等都是蝴蝶妈妈生的兄弟。枫木变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计宇鸟来孵蛋,才生姜央众兄弟。众兄弟长大了,争当大哥,姜央用火攻,制服众兄弟,当了大哥,后来兄弟分家,龙管水城,雷管天上,虎管森林,姜央管平地。雷公霸占了耕牛和家产,姜央去向雷公借牛来犁田,后又将牛杀来祭祖了。雷公报复,从天上下来劈姜央,姜央原有准备,便捉到雷公关到铁笼里,雷公得水,破笼逃跑上天,下大雨,发洪水淹姜央。姜央上天去与雷公斗,迫使雷公消了洪水。这一神话表面是看是反映人与自然的斗争,实则是蚩尤与黄帝战争的曲折反映。姜央又叫姜炎、告炎(即炎公)也就是蚩尤。有的汉文史籍记,蚩尤为炎帝之裔(一说曾参加炎帝的部落联盟为炎帝的大将),更多史料记炎帝与蚩尤一起打黄帝,败了,炎帝不敢再打,蚩尤便打着炎帝旗号,自称炎帝与黄帝打。(见袁珂《中国神话传说》)炎帝是火神,用火攻;黄帝用水攻(雷公得水才破笼逃脱,又发洪水淹姜央),黄帝命令应龙发洪水淹蚩尤。(见《山海经》)不难看出,苗族古歌中姜央与雷公的斗争,实为蚩尤与黄帝斗争的神话反映。古歌还反映这样一个观点:苗族始祖蚩尤与黄帝、炎帝以及虎、蛇等氏族都是兄弟,为争当大哥管天下,便打了起来,蚩尤开始是胜利者,当了大哥,后来,雷公上天了(黄帝胜了),这反映了蚩尤与黄帝之战的原始部落战争性质(兄弟争当大哥,争统治权),同时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曲折过程。
5)东部苗族(分布在湖南湘西、湖北鄂西南、贵州东北、四川东南等地)的古歌,苗族叫“都荆豆纪那”,意为“苗族从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