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圉工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吁:063120
倾斜矩形通道内混合对流的实验研究
‘。
种道彤刘继平徐烨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与多相流重点实验室(710049)
联系电话:029mail:liujp@mail.xjtu.edu.ca
摘要:本文对小M倾斜角度下矩形通道内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丫实验研究,得到入口段’F均换热系数
X105变化
和K损随Re、Gr和倾斜角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Re从402变化到2750,Gr从2.43
到1.46x106,倾角分别为0。、30。、60。。实验结果表叨,换热系数随Re和Gr的增加I『面增加,随倾
角的增加IfU减小。雕损随Re的增加而增加,随倾角的增加而减小,随Gr的变化规律在/1i同Re和倾
角时小尽相同。本文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换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与相关文献的误差小于ll%。
关键词:混合对流:矩形通道;倾斜角度;换热系数:压损
‘
l、引言 .
矩形通道混合对流换热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冷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和其它工业
过程,闪而很早就受到广泛关注…心‘,相关研究对于.1:业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对倾斜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换热的研究中,其肇面材料多选用导热系数
较小的绝热材料131141,但在实际。L程中较多使用壁面为高热导率材料矩形通道,这类研
究相对较少。.同时由丁.入口段热边界层较薄而具有比充分发展段高的传热系数,工程
中也常常利用这一特点强化系统换热。Brownpl对圆管入121段的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研
究,发现其换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高2到3倍。本文作者对壁面为高热导率材料的垂
赢矩形通道入口段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初步实验研列61,得到了垂直管内平均换热系
数和压损随Re的变化规律。
本文以某电子器件冷却系统为背景,在文献[6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实验,对
倾斜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研究。。改进后测试段的K度与当簧直径之比
段【7】o针对该矩形通道,本文对不同倾斜角度、Re和Gr的工况分别进行了实验,得到
了通道平均换热系数和压损随这三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考虑了空气
物性的变化,拟合得到了换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相关文献进行了对比。本文工
作有助于改善该电子器件散热,同时也对倾斜通道内混合对流换热的研究具有一定借
鉴意义。
2、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
2.1.实验装置
本文设计并搭建了矩形通道换热实验台,如图l所示。实验系统为-d,型风洞实验
台,包括引风系统和加热系统两部分。引风系统包括入口段、发展段、测试段、出口
段、调节阀和引风机:加热系统采刚60V-4A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为加热膜提供稳定电压,
通过铜导线和母片与加热膜连接。
测试段为一内嵌加热板的矩形通道,其横截面如图l(b)所示,采用铝合金制作,K
锈钢加热膜,加热膜采用耐高温绝缘布与其它部分隔离。壳体、夹板和加热膜之间填
入导热硅脂,以降低接触热阻,增强换热效率。测试段两端采J甘聚四氟乙烯法兰和绝
热垫片与风洞管道连接,且壳体外侧包裹保温材料,以减少测试段的导热和辐射热损
火。实验过程中需对温度、乐差、流鼙和加热功率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
耳习河雨百■匿再疆霉嚣科孚碌再玎丽丽丽;欧两省自然科学荩金项日(2004E231)
】25 。
求实验数据。温度采/4t0.2mm的T分皮铜.康铜热电偶测苗,标定后测量误差为±0.1
℃:实验中需要分j!;Ⅱ对空气温度、加热极表面和测试段各肇面温度进行测萤。测试段
乐口分别位于测试段前后lOmm处。空气流耸采朋精度为1.5%的浮子流量计测量。加
热电压采用具有6%精度的PZl58A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电流表精度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