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杂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山杂记

东山杂记 东山杂记 卷 一 乘 石 今北方人家,门前必有升车之石,或累砖为之,而覆之以石。此古天子之制,诸侯以下所不得僭也,其名则古谓之乘石。《周礼·夏官·隶仆》云:“王行则洗乘石。”郑司农云:“乘石,所登上车之石也。”《诗》云:“有扁斯石,履之卑兮。”郑毛传云:“扁扁,乘石貌。”郑笺云:“王后出入之礼与王同,其行登车以履石。申后始时亦然,今也黜而卑贱。”然则乘石惟王与后有之。故《尸子》云:“周公旦践东宫,履乘石,假为天子。”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笺》云: “履乘石而周公不以为疑”。明三公以下不得有此物也。今则士庶人家亦多有之。又车上恒设小杌,以便升降时设之。或用短梯,此亦古妇人用之。《士昏礼》记云:“妇乘以几,从者二人,坐持几相对。”贾疏云:“此几谓将上车时乘之而登,若王后则履石,大夫诸侯亦应有物履之。今人犹用台,是石几之类也。”然则周人用几,乃类今之小杌。唐人用台,殆如今之短梯也。   设碑识景 古之宫室三分,庭一在北,设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宗庙则丽牲焉。据《 礼经》 所记,则自天子以下至士,寝庙中皆有之,庠序亦然。今中外官署大堂,亦间有此物,亦约三分,庭一在北,但无碑之称,又不居中而偏左,然用以识日景则一也。周碑制度未闻,今汉碑存者,其上大抵有穿,此亦周之遗制。《祭义》:“君牵牲,丽于碑。”则其穿盖用以系牲,空时悬棺之木,亦谓之丰碑。盖以木上有穿以通绳索,其形似碑,故谓之碑。汉碑之用虽与周异,然其制犹周制也。今衙署所用识日景之物则全失其制,殆如佛寺之七如来幢矣。   天子诸侯三朝三门 古者天子诸侯皆三朝三门。先郑司农以为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汉唐诸儒皆从其说。其实天子仅有皋、应、路三门,而无雉门、库门。戴东原正之,是也。今北京朝门亦与古合。禁城以内,午门、太和门、乾清门为三门,并天安门、端门计之,亦可谓之五门。其朝,则遇献俘诸大典,天子御午门楼,殆当古之外朝,太和殿当古之治庙,乾清宫当古之内朝。又郑康成《周礼注》谓:“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会殿,亦古之外朝??”《续汉书·百官制》 注中详言其事。旧内阁大堂中设宝座,与汉之天子以下大会殿设于司徒府同。然但为天子与阁部大臣议政之所,与周、汉之外朝异矣。   注 屋 今之宫殿,正殿皆九间,盖自汉已然。周制堂上仅有室户一,房户二,共三户。汉时则有九户。张平子《西京赋》:“ 正殿路寝,用朝群辟。大厦耽耽,九户开辟。”盖汉制已为九间之殿,其前通九间为一所,谓大厦是也。其后画为九室,每室一户,或虽通为一,而每间施一户,故有九户。《 文选·景福殿赋》注引《洛阳宫殿簿》:“魏许昌承光殿七间。”魏时许昌离宫正殿犹用七间,则洛阳正殿自当用九间矣。古宫室之有东西南北四霤者,谓之四注屋。其但有南北二霤者,谓之两下屋,见《 考工记》 郑注。 又《乡饮酒》、《乡射礼》 皆云“ 设洗当东荣”,皆古士大夫礼。至《燕礼》云“设洗当东荣”,为人君礼。郑注:“当东霤者,人君为殿屋也。”贾疏:“汉时殿屋四向流水,故举汉以况周。言东霤,明亦有西霤。士大夫言东荣,两下屋故也。” 则周时诸侯以上为四注屋,大夫以下为两下屋。汉殿皆用四注殿制,故人臣所居亦有殿称,以其同为四注屋故也。今惟宫殿寺观庙宇或为四注屋,人家罕用之,盖自周时已然矣。   槛非门户之槛 古者室有户牖,堂则无之,故或用帘以蔽风口。《说文》 曰: “ 饮堂帘也。” 帘字从廉、以廉得名。《乡饮酒礼》所谓“堂廉”,谓堂与堂下间有廉棱也,帘垂于此,故有帘名。此以竹为之。其用布者谓之! ,当亦从堂帘得名。《 说文》 云:“ ! ,帷也。”《士丧礼》 所谓“ 帷堂” 是也。汉时始于阶间施栏槛。《汉书·朱云传》:“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师古曰:“槛,轩前栏。”明非门户之槛。今之大殿皆有长窗以当门户,盖自魏晋以后始矣。   阙 古者天子门侧设两观而阙其中,故谓之阙。鲁亦有之,《礼器》所谓“天子诸侯台门”是也。今之门楼则设于门上,不在两侧,不知始于何时。余见汉画石像拓本,画汉函谷关形,关有两观,其下皆有门,共两门。韩文公诗“ 日照潼关四扇开”,是唐时犹然,此实古之两观与今之门楼中间之制度也。   栌 汉武梁祠画像所画柱,其上皆有圆木三层,相袭而上,愈上愈大,以承栋梁,此即所谓欂栌也。《说文》云:“欂栌,柱上枅也。”《释名》云:“卢在柱端如都卢,负屋之重也。” 都卢,矮人之称,则卢之短可知。又王延寿《灵光殿赋》“层栌磥垝以岌峨”,画像柱上之物有三层,其为欂栌无疑,今时罕用之。   司命与灶 南方人家敬事鬼神,谓之东厨司命,此实合古代五祀中之司命与灶为一也。古者司命之祀有二。《周礼·大宗伯》“以樽燎祀司中司命”,盖即《史记·天官书》“文昌六星,四曰司命”,此乃天神。《 楚辞》所谓大司命是也。《祭法》“七祀”“五祀” 皆司命居首。郑注曰:“此小神,居人间,司察小过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