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孤独》之面对行刑队、孤独与人物
《百年孤独》之面对行刑队、孤独与人物
读《百年孤独》前便有充分心理准备:小说纵跨百年,七代人,人多,名字都很长,长得还都很像,布恩迪亚家族给新生儿命名总是翻来覆去叫“奥雷里亚诺”或者“阿尔卡蒂奥”,一堆酷似或者干脆一样的名字听说是很多人怕读和读不下去《百年孤独》的重要原因。于是从翻开《百年孤独》起,我便一支铅笔不离手,出来一个人物就编个号,抄在本子上,注明页码,需要的再标注上这人是谁谁谁的后代,和谁谁谁什么关系等。其实网上很容易找到“布恩迪亚家族谱系图”之类的东西,而且据说除了范晔这版,也就是唯一的非盗版,其他的中文版都有人名录。但这跟我原始手工笔记下来的肯定不同,一是我按人物出现先后记录——不是“出场”,有的人名仅被提及,但细究便会一再领教马尔克斯不可思议的缜密和作品的严丝合缝,所以也收录其中。当然,细读再细读,那些大隐隐于市的错误便会跳出来,这个我后面也会说。二是我记下书中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而非仅像谱系图或人名录那样只有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此一诚恳的土办法于我来说受益不少,至少阅读中省却了少不了的回翻——看看这人究竟是谁,我充其量只需要核查一下名单,立刻便能恍然大悟。解决了人物辨识的难题,《百年孤独》于是读得无比陶醉,说“震撼”太俗了,是欣喜,是开怀,是极大的享受!怎么有这么好看的书!?《百年孤独》在我眼里真的不可思议的好!
在给人物编号、加注、笔记时,很快便注意到了“孤独”这个词的频频出现——“百年孤独”嘛。于是顺手也给“孤独”编起号来。但读的过程中并没觉得它有多特别,反正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总是孤独的,虽然他们个个都由着性子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家族故事缤纷丰饶无比,但人人都难逃孤独。当然要看到《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根本不需要同情和怜悯的。他们家的孤独,是特立独行,是骄傲和尊严,是彻朗和超绝,特别是到了晚年,你看:“沉默寡言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家中重新焕发的活力视若无睹,约略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她(丽贝卡)辛苦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赢得的孤独特权,绝不肯用来换取一个被虚假迷人的怜悯打扰的晚年。”但马尔克斯书写的那个态度,就是他对他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家传的孤独,又是深刻同情和怜悯的,特别是站在这个家族百年兴衰之末来看,多徒劳的一大家子呀!但我说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这几十处“孤独”有多特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整本小说气势磅礴,光怪陆离,无处不在的神来之笔,弥漫始终的诗一样的气息——阅读她,始终陶醉在说不清道不明、醺醺然的快乐中……实在不大会为不断碰见“孤独”而格外激动,否则根本就来不及激动,虽然我实际上基本就是在来不及激动的状态下读完《百年孤独》的。可是在整理这份“孤独”备忘,为每一个“孤独”——有几处把“孤寂”也算在了里面——确认归属时,才强烈发现它十分清晰地呈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孤独的路径与全貌——绵延六代,无人能逃,防不胜防,盘根错节,深入骨髓,根植血脉,是基因,是宿命。
另一件编号的活是为《百年孤独》的经典句式“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做的,因为那种时空的强制移置是一种不由分说的“注意!”类似电影中的特写或者定格,根本不可能忽视它。人之将死,所忆所念,不是刻骨铭心的,也是憾悔牵萦的,这无论是对于母亲眼里“爱无力”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来说,还是对于马孔多第一位暴君阿尔卡蒂奥来说,都是没法不特别注意的。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篇东西只能看作笔记,备忘,或者统计清单,而非读后所感——对那些纷繁杂乱的感想,我根本没想好从何入手,如何取舍,这也是先做这件笨活的重要原因。这是十足的笨人笨活,因为找不到范晔版的电子版——否则统计这码子事,多么轻而易举!以下内容是我一处处标注、记录,再一字字录入的。原始手段出来的活,又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
在“孤独”备忘中,有两处“孤独”——34和58——本不想归入,因为它并非真正特指谁孤独,但为了“孤独”的完整性,还是保留了。编号后的人名是“孤独”的所有者,后面标注页码的为引文,有的加了“注”,而引文本身很明了的,则未注。不过,要特别单列的,是《百年孤独》中的第一个“孤独”,马尔克斯把它献给了森林中那条大船的存在空间:“整艘船仿佛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空间,属于孤独和遗忘的空间,远离时光的侵蚀,避开飞鸟的骚扰。“P11
一、《百年孤独》之“面对行刑队”
书中大致有九处时空错置到面对行刑队的描写,其中六次的主角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三次是阿尔卡蒂奥。在奥雷里亚诺的六次中,一次与靴子有关,一次与眼神有关,一次讲他对母亲关于皮埃特罗和阿玛兰妲成亲的意见,余下的三次则都与“冰块”有关:
1、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