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复兴胜期艺术大师的美学思想
文艺复兴胜期艺术大师的美学思想
收稿日期: 2004-12-31
作者简介:邱紫华(1946-),男,重庆市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2005年3月
第27卷 第2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China Three 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
Mar. 2005
Vol·27 No. 2
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艺术大师的美学思想
邱紫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学思想的代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各自在艺术创造上
都表现出极强的个性色彩,并且在相互冲撞中产生出启迪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三位巨人的创作成就和审美观
念,奠定了欧洲艺术的现代形式。
关键词:文艺复兴;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B 8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219(2005)02-0018-08
16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盛期,这一时期的标
志性艺术是绘画、雕塑和建筑,而艺术方面的美学思
想的代表则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
的美学思想都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
的实证性和科学性。这三个巨人都是个人主义,他们
各自在艺术创造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个性色彩,并且在
相互冲撞中产生出启迪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却不能形
成一个群体。但他们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又有共同
的特征:都具有明朗而崇高的精神,都洋溢着生命之
气而又显示出含蓄内敛、伟大而又高雅的意蕴,其作
品的艺术形式都美妙地昭示了理性智慧的内容,显示
了古典式的平衡与和谐。在美学思想上,他们有的观
点非常接近,尤其是达·芬奇和拉斐尔有更多相同之
处,而米开朗基罗的美学思想中则显露出某些新柏拉
图主义美学的成份。可以说,这三位巨人的创作成就
和审美观念,奠定了欧洲艺术的现代形式。
一、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达·芬奇(Leonardo daVinc,i 1452~1519)是文艺
复兴时期的巨人和全才。他在文化史上获得了多种
荣耀的称呼:画家、发明家、科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美
学家。
达·芬奇兴趣广泛,勤于思索和观察,其著述丰
厚,据说,现存的他的笔记和速写本就达5千页之多。
他的美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他多年的研究笔记《论绘
画》(TrattatoDella Pittura)之中。这本书于1651年整
理出版。达·芬奇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美学理论两个
方面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峰,他的美学思想充分体
现了文艺复兴盛期的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
的特征。他的美学思想来自于长期的艺术创造实践
和科学实验,是经过充分哲理思考之后的理论提升,
所论证的问题既有具体的针对性,又有普遍的理论意
义,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最成熟的艺术美学思想。我
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1·经验论和泛神论是达·芬奇美学思想的哲学
基础
达·芬奇认为,“我们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
觉。”[1](P48)“那些不从经验(一切无可怀疑的结论
的母亲)中产生,又未曾被经验检查的知识,也就是无
论在起始、中途与终了一概未经过感官知觉的知识,
就全是虚假而极端谬误的。如果我们怀疑得自感性
的知识的确切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加倍怀疑那些
与感觉背道而驰的东西,比如上帝的本质、灵魂以及
诸如此类的事物,在这些问题上永远存在无休止的争
论。……一切真科学都是通过我们感官经验的结果,
……经验不以幻梦哺育研究家,而是从确切无疑的第
一原则出发,逐步循着可靠的程序达到切实的结论。
……骗人的纯思辨的学问就不能作到这点。”[1](P15)
“达·芬奇与其同时代的多数科学家相同,企图指出
科学的方法是经验而非实验。”[2](P273)达·芬奇在
上述论证中的观点是清晰而明确的。他所谓的“经
验”是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反复验证过的认
识成果或结论。这些“经验”经过感觉、知觉的反复体
18验和印证,具有屡试不爽的可证明性和实用性,并且
经验总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修正和检验,因此
具有真理性。经验来自不断的感觉和知觉,经验性的
真理就当然地可以接受感觉或知觉的检验。相比较,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那些先验命题,诸如上帝的本质、
灵魂、上帝创世的日期、末日审判等都是无法用经验
或事实去加以证明的。所以达·芬奇这样抨击基督
教宗教哲学的霸权作风:“缺少理由的地方,牵强附会
便占优势。”[1](P16)相反,“有确切的知识的地方就
没有这种情况。因此哪里有强词夺理,哪里就没有真
正的知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结论,它一旦被人知
晓,争论便永远结束。”[1](P16)人类真理观念的发展
是从感性经验到理性抽象的,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