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装饰术语名词整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建筑装饰术语名词整理

词目:屋脊   基本解释  屋顶相对的斜坡或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的交会线    详细解释    1.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南史·王琳传》:“所居屋脊,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血。” 周立波 《骤雨》第一部一:“这黑大门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    2.   指屋栋,栋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於甍” 唐孔颖达 疏:“《说文》云:‘甍,栋梁也。’此是屋上之长材,椽所以冯依者也。今俗谓之屋脊。” 唐 孟郊 《劝善吟》:“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 类别 蚩尾、祠尾、蚩吻与龙吻、鳌鱼、正吻与大吻。 词目:大门        词义:   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4大门 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头部中线,枕处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    基本解释   1. [gate]∶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    详细解释   1. 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   《左传·哀公十四年》:“属徒攻闱与大门。” 唐 柳宗元 《兴龙寺记》:“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 湘 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 桂花 立刻叫人把门外的招牌除去了,把大门关上。” 词目:窗子 词义: 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本作“囱”(“囱”为俗字),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     广府会馆的鳌鱼墙、墙词义: 斗栱,又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详细解释   1. 亦作“ 斗栱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 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 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2. 亦作“鬭拱”。亦作“鬭栱”。即斗拱。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鬭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斗拱的种类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词目:斜撑  词义: 在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置跨越数层的斜撑,形成空间桁架,可以有效增大结构的刚度和增大结构的抗震能力。通过斜撑,地震水平力变成柱的轴向力传给基础、地基。斜撑设置在建筑的外围四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结构材料,是高效经济的抗震结构构件。 棂星门 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式石坊,下设栅栏门,左右接墙垣。坊高10.34米,圆柱上下两节,前后石鼓夹抱,两节相交加石戗柱斜撑。孔庙设门名灵星,喻尊孔如同尊天。“棂星门”三字,系明高宗弘历题。建于明代,原为木质,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改为石质。    德星垣是清朝光绪年间大豪绅刘瑞廷(又名德星)回乡修建的。刘瑞廷曾在云南做与钱打交道的官,后来回乡买地修宅院,从1876年起历时20年建成了一座占地10亩,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的庄园。   笔者在庄园附近看到,庄园居高临下,地势险要,从黄淦河畔沿一条三百步石阶的独道而上,迎面就是庄园的大门,两个朝门,一个大门,经下厅、中堂可至大堂。每一重横列三个大天井一个小天井,共12个天井,48条屋脊,每个天井环屋9间成四合院。院与院间以拱门相连,以有德星垣三字的青砖墙相隔,墙高数米,墙顶搬螯坐脊,龙腾鸟飞。整个庄园屋舍的大堂、门、窗、板、壁、挑梁斜撑都雕刻有戏中人物和花草鱼虫,做工极为精细。 刻有戏剧人物和花草鱼虫的房梁斜撑雀替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 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