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清文学答案

名词解释: 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 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2、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3、“沈汤之争”:是戏曲史上的一桩学术公案。有的学者认为是汤显祖在《答吕姜山》等信中彻底否定了沈氏的声律论,揭开了论战的序幕。沈氏便在《词隐现生论曲》中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吴新雷《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 4、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江苏雉皋(今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5、传奇: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是古代有几种文体叫“传奇”,又有盛大网游《热血传奇》简称为《传奇》、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及几首歌曲同名《传奇》。 6、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简答及论述: 1、八大家的文章各有特色,说:“韩之奇,柳之峻,欧阳之粹,曾之严,王之洁,苏之博。”就是说,韩愈的散文奇特而不平凡,柳宗元的散文高出一般,欧阳修的散文纯粹,曾巩的散文谨严,王安石的散文洁净,三苏的散文内容丰富。这是指出八家的散文各有风格特点,各自成家。 韩愈著作的散文,象书信、议论、序言、记事。碑文。铭文。赞颂、辩论,都另外开辟了一种兴的样式。象他的书信,有的写得语言明白,富有感情,不用旧的套语;他的论文,反对当时很有势力的佛教合道教,很有针对性,有他独特的见解;他的记事,象《画记》,记一幅画中人物的各种形态,有他独特的写法;他的祭文,象《祭十二郎文》,不用传统祭文四字句押运的形式写成散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的杂文,象写马的,写得短小精练,反复曲折,感慨深沉,富有寓意。他的《进学解》事摹仿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但写得完全不同,有自己的面目,从中也写出了做学问的方法,评论历代的名著,显示他的识见的高超。再象《毛颖传》,虽是游戏文字,也得到柳宗元的极大推重,说明他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他在散文方面确有开创的功劳。 又说欧阳修的文章,委婉曲折,条达疏畅,即使急言捷论,也显得从容平易。这些评论很中肯,得到后人的推重。 2、窦娥的形象价值:窦娥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被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提请各位窦娥注意:如今可是社会主义社会)。关汉卿通过窦娥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在政治上被压迫,思想上被奴役,人格上被侮辱的命运。她仅活了二十年,她的苦难是封建社会劳动妇女遭受的最悲惨的最深重的,所以我们说她代表和概括了劳动妇女的命运。(上面提到的三个窦娥你们对照一下谁能比?)   她是一个善良而敦厚的劳动妇女,三岁桑亩,七岁做童养媳。十七岁完婚不久就守了寡。她遭受了人生最凄惨的痛苦。但是她始终以善良的愿望看待这一切。她相信命运。传统的社会教育,培养了她的节孝观念。她对婆婆关心备至,在她被张驴儿诬陷之后,在县衙之上,为了婆婆她屈打成招,平白担了一个杀人之名,甚至在她被无辜押上法场的时候,她还恳求监斩官不要走前街,怕的是让婆婆看见。法场上婆媳意外相见,善良的窦娥球婆婆在她死后,过年节有吃不了的剩汤饭给她一碗,就连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她也认为给婆婆添了麻烦。在她短短的一生中,没有享受到多少人间的温暖,而是受到一次次生活的打击和折磨。她悲叹自己的不幸,但是却无法解脱。(曲窦娥多幸福,可以面对媒体说出自己的不幸来)。但是当她面对张驴儿的纠缠的时候,她把十几年压抑的怨恨发泄了出来,表现出她异乎寻常的反抗精神。(这一点曲窦娥很象)当无赖张驴儿威胁她要“官休”还是“私休”的时候,她仗着自己的一生清白,毫不犹豫的走向了衙门,以天真的心理、善良的愿望寄希望于县令。但是,那个抱定“人是贱虫,不打自招”的昏官的酷刑粉碎了涉世未深的窦娥的幻想。在“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之前,她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生活的不公平,社会的黑暗,抛弃了她“大人你明如镜清如水”的幻想。生活使她认识到:天地也是如此是非混淆。在她即将惨死在封建社会的屠刀之下的时候,她的反抗性格的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发展。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