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投射——论希斯克厉夫偏执性格的形成原因.doc

分裂与投射——论希斯克厉夫偏执性格的形成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裂与投射——论希斯克厉夫偏执性格的形成原因

分裂与投射——论希斯克厉夫偏执性格的形成原因 贺 萍,李英楠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摘 要]根据梅兰妮.克来恩的人格发展理论——客体关系来分析《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偏执-分裂样心态和心理防御机制投射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清楚揭示出成长环境和人际关系对男主人公性格的影响,从而希斯克厉夫偏激绝决性格的”[1]而成为文本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主体(Subject)指人的自我。客体(Object)指在交际过程中承担自我感情或行为的“他人”。克来恩指出,客体关系在刚出生就存在了,儿童的第一个客体是照顾者。在这个阶段,婴儿还无法分辨自身和外界的区别。他将外界给予的感觉作为自我一部分接受下来,当照顾者给予亲切的照顾与舒适感时,婴儿感受到“好”;当照顾者偶尔不及时地照顾或产生饥饿时,婴儿感受到“恶”。婴儿无法整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从而形成情绪上极端爱与恨的偏执状态,克来恩将这一心理发展阶段定义为“偏执-分裂样心态”。投射认同作为偏执-分裂样心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婴儿为抵御两种相反情绪所造成的焦虑,在幻想中将自我中“恶”的那一部分排斥到外界,即投射到照顾者身上。在此过程中,婴儿因为排斥掉了心中对立的情绪而得到平和,同时,又因为自我情绪的一部分已经投射到客体身上,婴儿感到对方是自己的一部分。克来恩认为,这种焦虑和防御贯穿人一生的客体关系,人们不断地、反复地体验这种分裂-投射过程。当成人在客体关系中长期感受两种强烈对立的情绪时,自我的焦虑促使人将这两种感受分裂开来,并将其一部分投射到了客体身上——从而使接受投射的客体成为主体意识中的“自身”。即在心理上把某个人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然后以该内在扭曲了的知觉感受作基础对着他人做出行为。 一、希斯克厉夫偏执-分裂样心态的形成 几乎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都认为人的精神结构起源于客体关系,尤其是童年时期与母亲关系的不断内化。纵观希斯克厉夫的童年客体关系我们看到,两种极端的人际交往关系总是在重复交替出现。这也造成了希斯克厉夫在人格建构的关键阶段,自我始终在极端的爱与憎中摇摆。下面本文将从四个发展阶段解析希斯克厉夫偏执-分裂样心态的形成过程。 早期,零到六岁左右,是希斯克厉夫的客体依恋模式形成期,这也是偏执-分裂样心态形成的基础。不安定的环境,被母亲遗弃,这些都在希斯克厉夫的性格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幼年时期和照顾者有障碍的依恋关系使希斯克厉夫形成了典型的焦虑型依恋模式,即儿童对依恋客体因怕被遗弃而产生回避态度。当凯瑟琳第一次从林敦家回来后,面对久别的朋友、爱人,希斯克厉夫的反应不是快乐地去迎接,而是闪躲:“他当真要从一圈人中间直冲出去,但是凯瑟琳又把他抓住了。”[2]“在他干活间歇的当儿,凯瑟琳还是经常跟他做伴,可是他再没有一言半语向她表示亲热了。”[3]但是,当凯瑟琳真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林敦身上去了之后,我们看到希斯克厉夫表达了委屈和不满:“那打叉的就是你跟林敦一起消磨的夜晚,那画点子的就是跟我一块儿的夜晚。你看见没有?我每天都打一个记号的。……我可是留神着呢。”[4]希斯克厉夫对自己所爱的客体凯瑟琳表现出了这样一种矛盾的依恋态度:既不敢接近,又无法承受失去。 在呼啸山庄安定下来到亨德莱掌管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厉夫偏执-分裂样心态形成的初期。在这段时间里,希斯克厉夫身处两种极端的客体关系中:恩肖先生极端的宠爱和亨德莱极端的憎恶。在这两种外力的撕扯下,我们看到希斯克厉夫的自我处于一种迷惘、混沌的状态:他无法处理同时的好与恶,并将它们时时混淆:“在我的回想中,这孩子从来不曾对于那位老人家的溺爱有过感激的表示。这倒不是他对于他的恩人太傲慢,而仅仅是不加理会而已。”[5]在以告发威胁亨德莱索要小马,被亨德莱狠揍了一顿后,希斯克厉夫“真叫我看了吃惊,这孩子竟是若无其事地振作了起来,只管继续办他的事……我不费什么劲叫他听从我的话,让我把他身上的乌青归罪于小马。他全不在乎编的什么故事,只消他已经到手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是了。”[6]在希斯克厉夫幼小的心灵中,爱与恨两种情感互相牵扯纠缠,内心极端的仇恨使他毫无安全感,无法对恩肖先生表达出的情感依恋产生回应,同时,极端的爱又使他时时压抑仇恨,对亨德莱的暴行不采取任何行动。因此在丁恩太太看来,希斯克厉夫几乎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孩子:“说实话,闹了这样一场,他都是难得哭诉的,我只道他并非那种有仇必报的人……”[7]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斯克厉夫的生长境遇改变了。恩肖先生去世,亨德莱掌管呼啸山庄,这一时期希斯克厉夫的极端情绪由投注给外在客体转为投注给自我,是希斯克厉夫偏执-分裂样心态的最终形成时期。亨德莱将希斯克厉夫贬为仆人,现实的境遇与内心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希斯克厉夫开始自我放弃:“他才不希罕少数几个熟人看重他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