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气象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謇与气象 鲍宝堂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 摘 要 张謇于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时被大会公推为名誉会长 本文通过张謇一生努力举办实业 围垦海田 导淮治水 建设学校 倡导农业 自办气象等一系列事迹 反映他在亲身实践中 体会到要实 业救国 教育救国 必须重视科学 发展科学才能实现 其中重视气象科技 创办南通军山气象台 气象 为经济和老百姓服务 是他一生不断地用科学发展思想的一部分 是必然的结果 希望能对当今科学地发 展气象事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 史志 人物 气象 科学 有幸参加温克刚主编的 中国气象史 书中部分近代史的编撰工作 使我有机会查阅学 习大量近代气象史实资料 深感受益匪浅 清朝末期到新中国建立前夕 帝国主义日益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社会逐步从封建 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中国的气象事业也逐步受到英 法 德 日 俄等国的侵袭 为其侵略目的服务 但具有民族感的中国人民 为了发展自己的气 象科学事业 也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气象技术 建立了中央观象台 气象研究所等机构 各省市也积极地开展气象工作 中国共产党也在延安地区创建了解放区的气象事业 近代的 气象事业在一个多元化 复杂的时代中得以发展 其中张謇先生作为一个实业家和教育家 积极倡导新农业 努力推行近代气象科学技术应用于水利和农业 围垦海田 导理淮河 举 办学校 同时于1916年创建军山气象台 成为我国最早的民办气象台之一 著名气象学家 蒋丙然曾称南通军山气象台 为中国私家气象台之鼻祖 张謇这种高度重视气象科学的精 神 深为后人敬佩和学习 除了在 中国气象史 中写了 南通军山气象台 一段外 我认 为有必要补充有关张謇在垦殖 导淮 水利 农业 气象等方面事迹 为我们创导科学思想 和发展民办气象 留下一些借鉴 1 张謇 字季直 插图 1 江苏南通人 生于 清咸丰三年 公元 1853年 1926年 7月逝世 享 年 73岁 张謇出生于中等农人之家 父亲有田数十 亩 雇2名长工 有二个妻室 生下5个儿子 他同 母所生的哥哥 取名张詧 张謇读书非常聪明 12岁时 在一个蒙馆先生 家里读书 先生见门外有人骑白马而来 即出七字 人 骑白马门前过 命张謇答对 他应声说 我踏金鳌 海上来 先生大喜 说他学生将来有中状元预兆 张謇 27岁考取优贡 乡试秀才 清光绪二十年 公 元 1894年 考中清朝末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因 不滿清政府腐败 不久弃官回乡 1896年开始办实 业与教育 1904年 清政府赏他三品衔 1911年 学部奏任为中华教育会会长 1912年担任南京临时 图1 张謇 政府实业部长 1913年 出任农商部长 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 1924年被公推中国气象学 会名誉会长 1926年病逝 1 2 张謇重视气象科学 是与他创办实业 经营垦牧 设法治理淮河 培养人才中逐步 形成的 1894年 张謇中状元后 很想 为中国仲眉书生吐气 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但清廷 上层政治集团的腐败 使他清醒看到 九仞宫墙之内 并不是他用武之地 金榜枉题名 空负凌云志 与其做三品四品无为之官 还不如作一点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事 尤其是 1895 年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的签订 对他的思想转变起了决定性作用 因此弃官回乡 以极 大的决心 在南通办起了 大生纱厂 经过数年经营发展 先后办起了大生二厂 大生 三厂 广生油厂 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 大生港轮船公司 资生冶厂等企业 工厂的存在 与发展依赖于原料 纱厂要棉花 他又专程到东海之滨大片沉睡着的荒滩调查研究 于 1900 年秋 筹建了 海通垦牧公司 栏海筑堤 垦荒种植 1909年冬 张謇对刘厚生说 我 自创办大生纱厂之后 常到上海 知道上海拉洋车及推小车的人 百分之九十是海门 或 盐城等地人 生活都很困苦 是因为无田可种 天灾人祸 迫而出此也 我就想到 通洲范 公堤外之海滨 直到阜宁县境 南北延长六百华里 可垦之荒田 至少在一千万亩以上 但 是 你能希望现在政府来办吗 官员们听到要投巨大的资本 皆敬谢不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