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冲击压缩下LY12铝的准弹性卸载特性研究.pdfVIP

强冲击压缩下LY12铝的准弹性卸载特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强冲击压缩下LYl2铝的准弹性卸载特性 强冲击压缩下LYl2铝的准弹性卸载特性奉 俞字颖1,谭华1,朱建士2,萌建波1,陈大年3,戴诚达1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o日)tl绵阳621900 2.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3.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本文由实验结果出发,简要阐述了金属从冲击压缩状态卸载时的准弹性卸载特性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在 此基础上给出了强冲击载荷作用下准弹性卸载特性的表达方式~有效剪切模量及其实验测量方法。根据本文测量的 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G本构模型不能用于描写准弹性卸载行为;而用有效剪切模量计算的卸载波剖 面能够很好地再现实验测量结果。说明需要用新的本构方程对准弹性卸载过程进行描述。 1 引 言 材料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失效破坏规律一直是冲击动力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 内容,也是冲击波物理与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固体力学、金属冶金学和爆炸力学等学科的主要交叉点 之一。 随着实验和测量技术的发展,从实验上直接测量在数十吉帕高压下材料的强度特性,进而获得它的 高压本构方程的设想逐步成为可能。虽然20世纪60年代确立起来的理想弹塑性模型为高压本构的研究 提供了一种简单明了的理论框架,但这一模型用于描述真实材料的动态响应特性时存在诸多问题。众所 周知,材料从强冲击压缩状态卸载时往往表现出显著不同于理想弹一塑性模型的行为,即从弹性卸载到 塑性卸载的过渡是光滑的,不是理想弹一塑性模型所预期的那样会发生从弹性到塑性的突跃变化。近来, 在绝大多数金属材料中都存在。尽管目前对其物理机制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大都认为准弹性卸载行为 与材料在强冲击作用下位错运动和发展有关11。21。对准弹性卸载行为的研究将有助于正确理解冲击波作 用下材料的响应特性,它不仅关系到材料在高压下的弹性卸载行为,而且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材料载经 受完整的冲击加载一卸载过程时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准弹性卸载行为还与冲击波在材料中的衰减规律密 切相关。目前,基于矩形冲击波衰减而形成的三角形应力波导致的层裂破坏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61。因此,对准弹性卸载特性的研究将能加深我们对层裂等失效破坏现象的认识。 本文将根据我们实验测量的LYl2铝从强冲击压缩状态卸载时的行为,简要阐述准弹性卸载特性及 其可能的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准弹性卸载特性的表达方式,即有效剪切模量的实验测量方法。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72048)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 第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 85 SCG本构模型能否用于描述准弹性卸载行为。 2准弹性(quasi-elastic)卸载现象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 2.1准弹性(quasi-elastic)卸载现象 一兽—皇工-》=o^_一oo—uI,.1矗tI ^s,—昌’Iv茸一uI一u}々==^v的一再一锄昌嚣.I黜譬青、一 9uBJ_Io-二_ Tune velocity0un/s) (b)卸载过程中拉格朗日声速一粒子速度关系 (a)利用VISAR测得的LYl2铝/单晶LiF窗口界面粒子速度剖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